寫好專利文件郵寄到國家知識產權局或者到你所在省會的省知識產權局面交,然后繳費(填寫費用減緩證明,模板到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下載),之后就等他的授權通知書(信件),之后證書辦登費用,繳費后3個月等證書郵寄過來,就這樣。要是你是實用新型的話,文件格式和內容都要符合標準,不然在他收到申請文件后,會信件通知你補正。(從申請到證書大約在8個月以內)
如果你是發明的話,會有審查意見,就是他會提出一些他認為不能授權的問題,你需要用文字說服他,給你5、6次審查意見都是有可能的,回答審查意見是比較專業的了。如果是發明,建議不要自己寫。找代理事務所。(從申請到證書大約2-3年)
參與專利申請有以下幾個重要的用處:
1. 保護創新成果:專利申請是保護創新成果的重要手段。申請人可以通過獲得專利,確保自己的創新成果不會被他人未經授權地使用、制造或銷售。專利權可以有效地防止他人從事類似的創新活動,從而保護創新者的利益。
2. 增加商業競爭優勢:擁有專利權可以為企業帶來商業競爭優勢。專利能夠為企業提供一種獨特的市場定位,使其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擁有專利權的企業可以通過獨家經營權和市場壟斷地位獲取更多商業機會和利潤。
3. 提高技術價值:專利是技術創新價值的體現。專利申請的過程中,要詳細描述創新技術的實施細節和原理,這有助于進一步理解和完善技術。專利的授予也意味著技術的獨特性和創新性,可以為技術創新增加認可度和價值。
4. 實施技術轉讓和合作:專利是技術轉讓和合作的重要依據。專利權的持有人可以將專利技術轉讓給其他企業或個人,以獲取技術轉讓費用和提高技術影響力。專利還可以成為技術合作的基礎,促進企業之間的合作與共享。
5. 防止侵權和法律保護:專利權的確立可以防止他人未經授權地使用、制造或銷售同樣的創新成果,從而有效地防止侵權行為。一旦發生侵權,專利權的持有人可以通過訴訟等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權益,獲得經濟賠償或其他法律保護。
參與專利申請可以保護創新成果,增加商業競爭優勢,提高技術價值,促進技術轉讓和合作,同時也提供了法律保護機制,維護創新者的權益。
參與專利申請有以下幾個重要的用途:
1. 保護知識產權:專利是一種保護知識產權的方式,通過申請專利可以確保自己的發明或創新受到法律的保護。獲得專利后,您可以對他人的未經授權使用、制造、銷售、進口等行為提起法律訴訟,維護自己的權益。
2. 防止他人侵權:申請專利可以有效地防止他人未經授權使用、復制或盜用您的發明或創新。專利申請公開后,其他人在相關領域就無法再申請同樣技術的專利。這將為您提供一定的市場競爭優勢,避免他人利用您的創新來獲取經濟利益。
3. 商業價值:擁有專利權可以增加您的創新產品或技術的商業價值。專利是一種獨占權,您可以合法地將專利技術授權給其他公司使用,或者通過專利技術進行商業化運作,進一步開發創新項目,使其成為商業成功故事。
4. 資本運作和融資:專利權可以作為企業融資的一種重要資產。擁有專利可以提高企業在融資過程中的談判地位和競爭力,吸引投資者的關注。專利還可以作為資本運作和技術轉讓的一種利益分配方式,增加企業收入和競爭力。
5. 技術交流與合作:專利技術是一種有價值的技術資產,可以成為企業之間進行技術交流、合作與聯盟的重要紐帶。通過專利技術交流和合作,可以推進技術進步、共享知識和經驗,促進創新生態系統的發展。
參與專利申請可以幫助保護您的知識產權,防止侵權,增加商業價值,支持融資和資本運作,促進技術交流與合作。專利申請是保護和推動創新的重要手段之一,對于創新者和企業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
院長致辭
強國概況
研究隊伍
聯系我們
詳細》
電話:+
郵箱:[email protected]
微博:IP強國
微信平臺:強國知識產權論壇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海淀南路甲21號
中關村知識產權大廈A座103室
郵編:100080強國動態》【強國講堂】宋柳平:華為全球知識產權戰略布局(下)
導 讀:2017年9月16日,在招商局大廈17層國際會議廳,強國研究院舉辦了強國知識產權名家講堂系列第10期,本次講堂邀請到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高級副總裁、首席法務官宋柳平給大家分享了華為的全球知識產權戰略布局。本次講堂內容將分三次進行發布,本次發布的是宋總發言的下半部分,提問環節將于明日發送,敬請關注。華為宋柳平高級副總裁上半段發言詳見【強國講堂】宋柳平:華為全球知識產權戰略布局(上)第九,我前些年向國內大企業知識產權主管提出一個問題:各自列出自身企業申請專利最主要的三個目的是什么?得到的回答是:第一個目的是為了獲得申請高新技術資質,第二個目的是為了獲得專利資助,第三個目的是完成領導交辦任務,還有一些更稀奇古怪的目的,比如說為了要上市估值、評職稱定、獲得項目等等。我們國家大量的企業申請專利的目的不是通過從市場獲得經濟收入,似乎更多的是為了獲得政府的財政支持或國家的政策支持。基于這樣錯誤的目的來申請專利,其方向就會走偏,以這些目的獲得的知識產權是不可能具備從市場上獲得經濟利益的能力,更不可能從全球市場中獲得經濟利益的能力,其質量就十分令人堪憂。國家制定這些優惠政策的本來目的是良好的,是為了引導企業和個人去獲得有價值的知識產權,但我們要記住的是往往政府鼓勵什么就只能得到什么,別想得到更多的!我們不能把企業引向了一個錯誤的方向。第十,我們當前的主要挑戰是什么?我們國家已經連續多年是全球專利申請第一大國、商標申請第一大國,我國去年的專利申請量是世界其它發達國家美、歐、日、韓加起來的總和還要多,可是我們申請了那么多專利,卻沒有從市場上獲得收入,它的意義何在?從世界范圍來看,如果知識產權沒有轉化成收入和現金流,它其實就是成本,沒啥光榮的。我們知道一件中國專利整個生命周期的成本大約是10萬人民幣,在國外每一個國家注冊一件專利平均大約需要1萬美金,如果1件專利申請10個國家就得花費10萬美元,如果我們這么大量的專利申請沒有通過市場獲得經濟回報,那對企業而言是多么沉重的負擔,如果這些專利申請的目的都是從國家財政獲得利益,對于國家而言這又會是多么沉重的負擔,這有什么值得光榮的呢?我們到了應該反思這個問題的時候了。第十一,從全球競爭的角度來看,因為我們的市場規模世界第一,我們的制造業GDP是美國和日本的總和,居世界第一,我們全球制造中心的地位無人可以撼動,我們其實具備了一個很好的位置。為什么這樣講?首先我們自己要有信心。按照世界專利價值的評判標準,一件專利價值的決定因素在于這件專利所覆蓋的銷售和制造產品的總量。因為專利是一種地域性權利,中國專利就只能覆蓋中國的銷售和制造,美國專利也只能覆蓋美國的銷售和制造,這是以國家為維度的地域性的權利。這個權利的價值多大?決定因素是在于這個權利覆蓋下的銷售和制造產品的總量是多少。因此專利覆蓋的銷售和制造產品的總量是世界公認的價值評判的唯一標準。那么從世界專利價值的評判標準來看,中國專利的價值是世界第一的,為什么?因為中國跟歐美一樣是世界三大市場之一,在中國市場銷售的產品就很多,這些在中國市場銷售的產品都在中國專利的覆蓋之下,中國還有另外一個歐美不具備的獨特優勢,那就是中國還是世界的制造中心,比如全球智能手機85%以上是在中國制造的,這85%在中國制造賣到全世界的手機都是在中國專利的覆蓋下,銷售加制造的總和中國最大,中國專利的理論價值或者內在價值是世界第一。參加過國際知識產權許可談判的人都知道,我們在與國際公司談判議價時所談論的基礎就是我們的專利在哪些地域覆蓋你們多少銷售和制造產品的量,你們的專利在哪些地域覆蓋了我們多少銷售額和制造產品的量。誰應該向誰付錢的基礎是這個,雙方通過交叉許可可以沖抵的基礎也是這個。這是我們致勝的武器,也是一副好牌。但是我們現實的感覺是中國專利的價格很低,這又是為什么呢?因為專利在一個國家的價格是由這個國家法院的判賠決定的,我們國家平均每件侵權專利的法院判賠是8—15萬人民幣,這是我們知識產權價格低的根本原因。這就叫一副好牌讓我們打臭了,本來有一個價值連城的鉆石,我們自己把它定成了蘿卜白菜的價格。為什么法律判賠就成了現實定價的決定因素?因為法律是一個最后的保障手段,如果通過協商當事人不同意支付這個價格,權利人可以通過法院救濟拿到,知識產權這種無形財產是法律為基礎的,法院是最后一道防線,實際上就決定了價格。使用人是不可能在協商的時候就同意支付比法院判賠更高的價格的,這就是為什么中國專利的現實價格很低的根本原因,這也是因為我們觀念落后而產生的世界奇觀:一方面有最高的價值,另一方面又有最低的價格。所以當前問題的核心在于我們能不能通過提高司法判賠使得我們知識產權價格逐步接近其應有的價值,實現價值回歸,從而重新構建起我國知識產權在全球的競爭力。第十二,如果公共權力構建了一個良好的剛性保護環境后,作為私權的企業組織應該如何來實現知識產權的價值。知識產權要變成價值是通過上述三種市場途徑來獲得的,私權的重點要做些什么事情?我們可以看看全球的企業、商業組織他們是怎么做的?縱觀全世界通過市場將知識產權變現的實踐,在工業標準領域,大約90%的收入來源是通過標準必要專利來實現的。高通、諾基亞、愛立信、微軟,這些公司都通過將國際主流技術標準(如3GPPIETFIEEEISO等)的必要專利許可給其它企業從而得到收益。標準必要專利仍然是目前世界上最有價值的專利,我們要理解這一點。特別是要構建起我國企業在國際主流技術標準上掌握最有價值的標準必要專利的能力。而在非工業標準領域,主要的知識產權收入來源在于那些代表產業先進技術方向、具有重要使用價值和普遍被行業采用的技術方案,這也是我國企業需要構建的能力。第十三,國際主流技術標準組織在設立知識產權規則時是從兩個方面來考慮的,一方面為了吸引先進的企業把最好的技術貢獻給國際標準,引領國際標準朝先進的方向發展從而造福于人類,它鼓勵的一面,這種鼓勵體現在國際標準的知識產權規約上,允許標準必要專利權人按照公平、合理、無歧視原則將自己的專利許可給任何需要使用的人,這就是FRAND原則,也就是國際標準組織給這些標準必要專利權利人開了一個獲得經濟利益的口,這就是國際標準組織鼓勵的一面。另一方面,由于國際標準又具有一定的公共權力屬性,工業企業都必須按照統一的國際標準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否則這些企業的產品就無法在市場上出售,標準必要專利在獲得FRAND原則許可的權利的還要履行FRAND原則的義務,這就是有限制的一面,通過《反壟斷法》的約束,所以權利人不能過高收費、不能歧視、不能搭售等。應當注意到在全球范圍內,先進國家在討論標準必要專利的反壟斷約束時,對象都是國際標準的必要專利而不是國家標準的標準必要專利,而且都是首先鼓勵、然后才有約束,是平衡的兩面。在標準必要專利的知識產權全球定價問題上世界的潮流是要做到四個有利于的平衡:即,有利于產業發展、有利于標準代表先進性方向、有利于鼓勵創新者持續投入創新、有利于所有消費者。要做到這種平衡則既不能采用過高的定價從而不利于產業發展、不利于消費者,如美國高通因為在無線通信領域定價太高,目前已經或者正在受到美國FTC、韓國KFTC、中國發改委、歐盟委員會等反壟斷機構的調查,同時蘋果公司也在全球范圍與高通進行反壟斷訴訟。要做到這種平衡也不能像目前這樣的不付費或過低定價從而不利于標準代表先進性方向、不利于鼓勵創新者持續投入創新,中國企業應該逐步培養起使用他人先進技術合理付費的思維,這樣才能贏得世界的尊重,才有可能真正參與全球主流市場的競爭,才會真正愿意投入深度創新從而取得領先,才可能贏得世界和未來。第十四,我們國家最近好多組織、團體和個人都在如火如荼地熱議標準必要專利問題,包括專利法第四次修改的85條等也涉及相關內容,這里有兩個誤區,一是我們針對的對象是國家標準的標準必要專利,二是我們總是討論約束的一面而忘記了鼓勵的一面。我們一定要理解制度的靈魂,否則任何一個方面極端化后就會搞錯方向。要知道國家標準的制定權是WTO允許的3個重要的非技術壁壘的權利之一,這是一個寶貴的權利,這就是為什么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用立法的形式去約束自己國家標準的必要專利權人。我們國家當前的主要矛盾是什么?第一,國際標準只是定出了知識產權規約和FRAND規則,至于權利人的許可行為是否符合FRAND規則是由各國司法機構來判斷的,是不是構成反壟斷問題也是由各國司法機構進行判斷的,國際標準組織不會進行判斷,因此中國當前要做的最主要的事情是司法機構對國際標準的必要專利在中國的履行實施管轄。第二,對國際主流標準的標準必要專利權利人在中國實施時過高的許可收費和歧視等問題進行反壟斷審判。而國家標準的標準必要專利的權利人更多的應該是鼓勵,鼓勵這些國內企業將先進的技術貢獻給國家標準,如何鼓勵,就是像國際標準組織那樣允許權利人通過許可獲得合理的經濟利益,實際上迄今為止我們國家的國家標準必要專利權利人還幾乎沒有獲得任何收益,我們并不急于立法對這些對象實施過重的約束和限制。舉個例子,記得當初我們剛進入國際市場的時候,西方公司憑借著國際主流技術標準的必要專利來找我們收費,因為在第二代移動通信領域它們有許多國際標準必要專利,而我們沒有,我們當時唯一的能力是在中國國家標準的IUB接口中有幾件國家標準必要專利,我們因此才獲得了一點點交換能力,今天有許多中國企業只具備這樣一點能力,我們不應該自廢武功。第十五,在世界范圍內,衡量一家企業的知識產權的競爭能力的標準是什么?分不同行業標準不一樣。對于工業標準行業,衡量一家公司的知識產權的競爭力就是兩個指標,第一個是在歐美中三地的授權專利的質量和數量,另一個是在國際主流技術標準當中核心標準必要專利在歐美中三地的授權數量和質量。對于非工業標準行業,基本也是這樣的邏輯,但是有一個變化,就是把可訴專利作為衡量標準。什么叫可訴專利?就是我們可以在中國、歐洲和美國提起訴訟并有很大可能性獲勝的專利。第十六,過度片面地強調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對企業的全球化發展是有害的。因為我們的企業應該放眼全球,對于企業而言創新不是目的,狹隘的自主更不是目的,取得商業成功才是目的。我們更主張的是開放性的系統,在國際的主流技術標準上占有一席之地,比如說移動通信的主流國際標準3GPP,因為主流的國際標準意味著主流的全球市場,這才是我們需要聚焦的發力點,唯有這樣我們才可能具備全球市場的競爭力參與全球市場的分配。我們不要忘記融入世界的重要性。由于國際主流技術標準組織的開放性、協商原則和投票機制,都決定了未來的世界競爭都會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合作協同、合縱連橫是未來的方向,我們的核心能力要發力在重要的世界潮流上擁有重要的話語權,而不是狹隘地自己搞一套自己的與世界不同的標準,這種所謂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在需要互聯互通的工業標準領域是沒有價值的,對國家、產業和企業的長遠發展是十分有害的。第十七,企業應該構建起內生性知識產權的獲得的能力,從微觀上說,申請專利要構建一個什么能力才能申請好的專利?專利價值體現在兩個方面,就像廚師炒菜,首先原料要好,也就是說創新成果和技術要好,廚師的烹飪手藝要好,也就是把好的發明創造、創新技術轉變成法律權利的功夫要好,寫出來的法律文件要好。所以高質量的專利需要有打造高質量能力的體系,包括研發創新能力和打造高質量的作業流程和組織體系,這套硬實力才是基礎,要構建這樣的大質量體系。第十八,國內目前對于專利價值還有一個誤區就是把過多的注意力放在自己是否在產品中實施專利技術了,其實如果一個專利別人都不感興趣,只有自己用,那么這個專利是沒有價值的,最有價值的是什么?是別人很想用又不能用,還有一個別人很想用,我可以拿來跟人家交換,所以專利的價值不在于自己用不用,而在于別人用不用或者別人想不想用,所以專利的價值往往體現在是否能套住競爭對手。專利的價值與技術的復雜程度往往沒有必然的聯系,有價值的專利往往是那些容易被普遍采用的簡單技術,大家一談專利往往認為一定是要高深的發明,但實際上只要是創新,能產生使用價值,被普遍使用,就很有價值。第十九,當前隨著數字化轉型、全連接世界和各種新材料、新技術的發展,新一輪的技術浪潮正在席卷全球,5G、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新材料、安全等等,國際公司也正在對這些新領域的知識產權進行全球布局,由于市場規模的巨大優勢,在這樣一個新時代我國有可能在這一輪的全球化過程中取得優勢,當然前提是我們自身內功的能力積累、全球化視野和布局能力。第二十,從全球范圍來看,知識產權往往也是產業整合的工具,因為保護知識產權、保護創意,優勢企業就能夠得以發展起來,不會受到同質化低價競爭之苦,在本土的大市場中獲得足夠的收入和盈利以后,持續投入研發創新和能力積累,從而具備參與全球市場競爭的能力,每一個行業都有幾千家同質化低價競爭的企業的模式不是世界潮流,也不可能有全球競爭力,行業的聚集程度也是衡量一個國家全球競爭力的一項標準。知識產權是一種保護先進的制度,實際上也是產業整合的工具,保護創造者的結果就是領先的人會不斷地向前發展,然后不斷地整合行業落后的,然后去占領世界市場。我們只有建立起這樣一個保護先進的制度,才能使我們的國家和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為人類多做貢獻,從而使我們偉大的祖國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謝謝大家!(本文系強國知識產權名家講堂第10期嘉賓發言文字稿整理,已經作者確認,轉載請在顯著位置注明來源)
您好!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2018年修正)規定了個人取得九類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您所說的申請專利,如果取得了稅法規定的所得,是應當納稅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2018年修正)
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專利申請文件的填寫和撰寫有特定的要求,申請人可以自行填寫或撰寫,也可以委托代理機構代為辦理。最好還是讓代理機構代為撰寫比較好。
申請文件一方面比較重要,另一反面是審批流程比較嚴謹,對經驗不足的申請人來說,委托代理機構是很有必要的。
擴展資料
申請費以及其他費用都可以直接向專利局收費處或代辦處面交,或通過郵局或銀行繳費。繳費人通過郵局或銀行繳付專利費用時,應當在匯單上寫明正確的申請號或者專利號,繳納費用的名稱使用簡稱。
匯款人應當要求銀行或郵局工作人員在匯款附言欄中錄入上述繳費信息,通過郵局匯款的,還應當要求郵局工作人員錄入完整通訊地址,包括郵政編碼,這些信息在以后的程序中是有重要作用的。費用不得寄到專利局受理處。要是委托代理機構申請,這些流程就不用自己去完成了,專利申請代理機構會代辦。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申請專利
共同申請人好。專利作為共同申請人和參與單位區別共同申請人是指共同申請專利的個人與個人、個人與單位或者單位與單位。共同申請人中,如果事先有合同約定的,按合同約定的辦理。
1、共同申請人是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申請人,根據法律的規定或者雙方簽訂的協議,對一項創造共同申請專利的人。
2、參與單位的意思是,比如一個會議,一個項目,有一個或者一個以上的單位參與學習或者建設.
今日已有1243人獲取咨詢
電話咨詢
服務
微信
首頁
咨詢
電話
寫好專利文件郵寄到國家知識產權局或者到你所在省會的省知識產權局面交,然后繳費(填寫費用減緩證明,模板到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下載),之后就等他的授權通知書(信件),之后證書辦登費用,繳費后3個月等證書郵寄過來,就這樣。要是你是實用新型的話,文件格式和內容都要符合標準,不然在他收到申請文件后,會信件通知你補正。(從申請到證書大約在8個月以內)
如果你是發明的話,會有審查意見,就是他會提出一些他認為不能授權的問題,你需要用文字說服他,給你5、6次審查意見都是有可能的,回答審查意見是比較專業的了。如果是發明,建議不要自己寫。找代理事務所。(從申請到證書大約2-3年)
參與專利申請有以下幾個重要的用處:
1. 保護創新成果:專利申請是保護創新成果的重要手段。申請人可以通過獲得專利,確保自己的創新成果不會被他人未經授權地使用、制造或銷售。專利權可以有效地防止他人從事類似的創新活動,從而保護創新者的利益。
2. 增加商業競爭優勢:擁有專利權可以為企業帶來商業競爭優勢。專利能夠為企業提供一種獨特的市場定位,使其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擁有專利權的企業可以通過獨家經營權和市場壟斷地位獲取更多商業機會和利潤。
3. 提高技術價值:專利是技術創新價值的體現。專利申請的過程中,要詳細描述創新技術的實施細節和原理,這有助于進一步理解和完善技術。專利的授予也意味著技術的獨特性和創新性,可以為技術創新增加認可度和價值。
4. 實施技術轉讓和合作:專利是技術轉讓和合作的重要依據。專利權的持有人可以將專利技術轉讓給其他企業或個人,以獲取技術轉讓費用和提高技術影響力。專利還可以成為技術合作的基礎,促進企業之間的合作與共享。
5. 防止侵權和法律保護:專利權的確立可以防止他人未經授權地使用、制造或銷售同樣的創新成果,從而有效地防止侵權行為。一旦發生侵權,專利權的持有人可以通過訴訟等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權益,獲得經濟賠償或其他法律保護。
參與專利申請可以保護創新成果,增加商業競爭優勢,提高技術價值,促進技術轉讓和合作,同時也提供了法律保護機制,維護創新者的權益。
參與專利申請有以下幾個重要的用途:
1. 保護知識產權:專利是一種保護知識產權的方式,通過申請專利可以確保自己的發明或創新受到法律的保護。獲得專利后,您可以對他人的未經授權使用、制造、銷售、進口等行為提起法律訴訟,維護自己的權益。
2. 防止他人侵權:申請專利可以有效地防止他人未經授權使用、復制或盜用您的發明或創新。專利申請公開后,其他人在相關領域就無法再申請同樣技術的專利。這將為您提供一定的市場競爭優勢,避免他人利用您的創新來獲取經濟利益。
3. 商業價值:擁有專利權可以增加您的創新產品或技術的商業價值。專利是一種獨占權,您可以合法地將專利技術授權給其他公司使用,或者通過專利技術進行商業化運作,進一步開發創新項目,使其成為商業成功故事。
4. 資本運作和融資:專利權可以作為企業融資的一種重要資產。擁有專利可以提高企業在融資過程中的談判地位和競爭力,吸引投資者的關注。專利還可以作為資本運作和技術轉讓的一種利益分配方式,增加企業收入和競爭力。
5. 技術交流與合作:專利技術是一種有價值的技術資產,可以成為企業之間進行技術交流、合作與聯盟的重要紐帶。通過專利技術交流和合作,可以推進技術進步、共享知識和經驗,促進創新生態系統的發展。
參與專利申請可以幫助保護您的知識產權,防止侵權,增加商業價值,支持融資和資本運作,促進技術交流與合作。專利申請是保護和推動創新的重要手段之一,對于創新者和企業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
院長致辭
強國概況
研究隊伍
聯系我們
聯系我們
詳細》
電話:+
郵箱:[email protected]
微博:IP強國
微信平臺:強國知識產權論壇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海淀南路甲21號
中關村知識產權大廈A座103室
郵編:100080強國動態》【強國講堂】宋柳平:華為全球知識產權戰略布局(下)
導 讀:2017年9月16日,在招商局大廈17層國際會議廳,強國研究院舉辦了強國知識產權名家講堂系列第10期,本次講堂邀請到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高級副總裁、首席法務官宋柳平給大家分享了華為的全球知識產權戰略布局。本次講堂內容將分三次進行發布,本次發布的是宋總發言的下半部分,提問環節將于明日發送,敬請關注。華為宋柳平高級副總裁上半段發言詳見【強國講堂】宋柳平:華為全球知識產權戰略布局(上)第九,我前些年向國內大企業知識產權主管提出一個問題:各自列出自身企業申請專利最主要的三個目的是什么?得到的回答是:第一個目的是為了獲得申請高新技術資質,第二個目的是為了獲得專利資助,第三個目的是完成領導交辦任務,還有一些更稀奇古怪的目的,比如說為了要上市估值、評職稱定、獲得項目等等。我們國家大量的企業申請專利的目的不是通過從市場獲得經濟收入,似乎更多的是為了獲得政府的財政支持或國家的政策支持。基于這樣錯誤的目的來申請專利,其方向就會走偏,以這些目的獲得的知識產權是不可能具備從市場上獲得經濟利益的能力,更不可能從全球市場中獲得經濟利益的能力,其質量就十分令人堪憂。國家制定這些優惠政策的本來目的是良好的,是為了引導企業和個人去獲得有價值的知識產權,但我們要記住的是往往政府鼓勵什么就只能得到什么,別想得到更多的!我們不能把企業引向了一個錯誤的方向。第十,我們當前的主要挑戰是什么?我們國家已經連續多年是全球專利申請第一大國、商標申請第一大國,我國去年的專利申請量是世界其它發達國家美、歐、日、韓加起來的總和還要多,可是我們申請了那么多專利,卻沒有從市場上獲得收入,它的意義何在?從世界范圍來看,如果知識產權沒有轉化成收入和現金流,它其實就是成本,沒啥光榮的。我們知道一件中國專利整個生命周期的成本大約是10萬人民幣,在國外每一個國家注冊一件專利平均大約需要1萬美金,如果1件專利申請10個國家就得花費10萬美元,如果我們這么大量的專利申請沒有通過市場獲得經濟回報,那對企業而言是多么沉重的負擔,如果這些專利申請的目的都是從國家財政獲得利益,對于國家而言這又會是多么沉重的負擔,這有什么值得光榮的呢?我們到了應該反思這個問題的時候了。第十一,從全球競爭的角度來看,因為我們的市場規模世界第一,我們的制造業GDP是美國和日本的總和,居世界第一,我們全球制造中心的地位無人可以撼動,我們其實具備了一個很好的位置。為什么這樣講?首先我們自己要有信心。按照世界專利價值的評判標準,一件專利價值的決定因素在于這件專利所覆蓋的銷售和制造產品的總量。因為專利是一種地域性權利,中國專利就只能覆蓋中國的銷售和制造,美國專利也只能覆蓋美國的銷售和制造,這是以國家為維度的地域性的權利。這個權利的價值多大?決定因素是在于這個權利覆蓋下的銷售和制造產品的總量是多少。因此專利覆蓋的銷售和制造產品的總量是世界公認的價值評判的唯一標準。那么從世界專利價值的評判標準來看,中國專利的價值是世界第一的,為什么?因為中國跟歐美一樣是世界三大市場之一,在中國市場銷售的產品就很多,這些在中國市場銷售的產品都在中國專利的覆蓋之下,中國還有另外一個歐美不具備的獨特優勢,那就是中國還是世界的制造中心,比如全球智能手機85%以上是在中國制造的,這85%在中國制造賣到全世界的手機都是在中國專利的覆蓋下,銷售加制造的總和中國最大,中國專利的理論價值或者內在價值是世界第一。參加過國際知識產權許可談判的人都知道,我們在與國際公司談判議價時所談論的基礎就是我們的專利在哪些地域覆蓋你們多少銷售和制造產品的量,你們的專利在哪些地域覆蓋了我們多少銷售額和制造產品的量。誰應該向誰付錢的基礎是這個,雙方通過交叉許可可以沖抵的基礎也是這個。這是我們致勝的武器,也是一副好牌。但是我們現實的感覺是中國專利的價格很低,這又是為什么呢?因為專利在一個國家的價格是由這個國家法院的判賠決定的,我們國家平均每件侵權專利的法院判賠是8—15萬人民幣,這是我們知識產權價格低的根本原因。這就叫一副好牌讓我們打臭了,本來有一個價值連城的鉆石,我們自己把它定成了蘿卜白菜的價格。為什么法律判賠就成了現實定價的決定因素?因為法律是一個最后的保障手段,如果通過協商當事人不同意支付這個價格,權利人可以通過法院救濟拿到,知識產權這種無形財產是法律為基礎的,法院是最后一道防線,實際上就決定了價格。使用人是不可能在協商的時候就同意支付比法院判賠更高的價格的,這就是為什么中國專利的現實價格很低的根本原因,這也是因為我們觀念落后而產生的世界奇觀:一方面有最高的價值,另一方面又有最低的價格。所以當前問題的核心在于我們能不能通過提高司法判賠使得我們知識產權價格逐步接近其應有的價值,實現價值回歸,從而重新構建起我國知識產權在全球的競爭力。第十二,如果公共權力構建了一個良好的剛性保護環境后,作為私權的企業組織應該如何來實現知識產權的價值。知識產權要變成價值是通過上述三種市場途徑來獲得的,私權的重點要做些什么事情?我們可以看看全球的企業、商業組織他們是怎么做的?縱觀全世界通過市場將知識產權變現的實踐,在工業標準領域,大約90%的收入來源是通過標準必要專利來實現的。高通、諾基亞、愛立信、微軟,這些公司都通過將國際主流技術標準(如3GPPIETFIEEEISO等)的必要專利許可給其它企業從而得到收益。標準必要專利仍然是目前世界上最有價值的專利,我們要理解這一點。特別是要構建起我國企業在國際主流技術標準上掌握最有價值的標準必要專利的能力。而在非工業標準領域,主要的知識產權收入來源在于那些代表產業先進技術方向、具有重要使用價值和普遍被行業采用的技術方案,這也是我國企業需要構建的能力。第十三,國際主流技術標準組織在設立知識產權規則時是從兩個方面來考慮的,一方面為了吸引先進的企業把最好的技術貢獻給國際標準,引領國際標準朝先進的方向發展從而造福于人類,它鼓勵的一面,這種鼓勵體現在國際標準的知識產權規約上,允許標準必要專利權人按照公平、合理、無歧視原則將自己的專利許可給任何需要使用的人,這就是FRAND原則,也就是國際標準組織給這些標準必要專利權利人開了一個獲得經濟利益的口,這就是國際標準組織鼓勵的一面。另一方面,由于國際標準又具有一定的公共權力屬性,工業企業都必須按照統一的國際標準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否則這些企業的產品就無法在市場上出售,標準必要專利在獲得FRAND原則許可的權利的還要履行FRAND原則的義務,這就是有限制的一面,通過《反壟斷法》的約束,所以權利人不能過高收費、不能歧視、不能搭售等。應當注意到在全球范圍內,先進國家在討論標準必要專利的反壟斷約束時,對象都是國際標準的必要專利而不是國家標準的標準必要專利,而且都是首先鼓勵、然后才有約束,是平衡的兩面。在標準必要專利的知識產權全球定價問題上世界的潮流是要做到四個有利于的平衡:即,有利于產業發展、有利于標準代表先進性方向、有利于鼓勵創新者持續投入創新、有利于所有消費者。要做到這種平衡則既不能采用過高的定價從而不利于產業發展、不利于消費者,如美國高通因為在無線通信領域定價太高,目前已經或者正在受到美國FTC、韓國KFTC、中國發改委、歐盟委員會等反壟斷機構的調查,同時蘋果公司也在全球范圍與高通進行反壟斷訴訟。要做到這種平衡也不能像目前這樣的不付費或過低定價從而不利于標準代表先進性方向、不利于鼓勵創新者持續投入創新,中國企業應該逐步培養起使用他人先進技術合理付費的思維,這樣才能贏得世界的尊重,才有可能真正參與全球主流市場的競爭,才會真正愿意投入深度創新從而取得領先,才可能贏得世界和未來。第十四,我們國家最近好多組織、團體和個人都在如火如荼地熱議標準必要專利問題,包括專利法第四次修改的85條等也涉及相關內容,這里有兩個誤區,一是我們針對的對象是國家標準的標準必要專利,二是我們總是討論約束的一面而忘記了鼓勵的一面。我們一定要理解制度的靈魂,否則任何一個方面極端化后就會搞錯方向。要知道國家標準的制定權是WTO允許的3個重要的非技術壁壘的權利之一,這是一個寶貴的權利,這就是為什么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用立法的形式去約束自己國家標準的必要專利權人。我們國家當前的主要矛盾是什么?第一,國際標準只是定出了知識產權規約和FRAND規則,至于權利人的許可行為是否符合FRAND規則是由各國司法機構來判斷的,是不是構成反壟斷問題也是由各國司法機構進行判斷的,國際標準組織不會進行判斷,因此中國當前要做的最主要的事情是司法機構對國際標準的必要專利在中國的履行實施管轄。第二,對國際主流標準的標準必要專利權利人在中國實施時過高的許可收費和歧視等問題進行反壟斷審判。而國家標準的標準必要專利的權利人更多的應該是鼓勵,鼓勵這些國內企業將先進的技術貢獻給國家標準,如何鼓勵,就是像國際標準組織那樣允許權利人通過許可獲得合理的經濟利益,實際上迄今為止我們國家的國家標準必要專利權利人還幾乎沒有獲得任何收益,我們并不急于立法對這些對象實施過重的約束和限制。舉個例子,記得當初我們剛進入國際市場的時候,西方公司憑借著國際主流技術標準的必要專利來找我們收費,因為在第二代移動通信領域它們有許多國際標準必要專利,而我們沒有,我們當時唯一的能力是在中國國家標準的IUB接口中有幾件國家標準必要專利,我們因此才獲得了一點點交換能力,今天有許多中國企業只具備這樣一點能力,我們不應該自廢武功。第十五,在世界范圍內,衡量一家企業的知識產權的競爭能力的標準是什么?分不同行業標準不一樣。對于工業標準行業,衡量一家公司的知識產權的競爭力就是兩個指標,第一個是在歐美中三地的授權專利的質量和數量,另一個是在國際主流技術標準當中核心標準必要專利在歐美中三地的授權數量和質量。對于非工業標準行業,基本也是這樣的邏輯,但是有一個變化,就是把可訴專利作為衡量標準。什么叫可訴專利?就是我們可以在中國、歐洲和美國提起訴訟并有很大可能性獲勝的專利。第十六,過度片面地強調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對企業的全球化發展是有害的。因為我們的企業應該放眼全球,對于企業而言創新不是目的,狹隘的自主更不是目的,取得商業成功才是目的。我們更主張的是開放性的系統,在國際的主流技術標準上占有一席之地,比如說移動通信的主流國際標準3GPP,因為主流的國際標準意味著主流的全球市場,這才是我們需要聚焦的發力點,唯有這樣我們才可能具備全球市場的競爭力參與全球市場的分配。我們不要忘記融入世界的重要性。由于國際主流技術標準組織的開放性、協商原則和投票機制,都決定了未來的世界競爭都會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合作協同、合縱連橫是未來的方向,我們的核心能力要發力在重要的世界潮流上擁有重要的話語權,而不是狹隘地自己搞一套自己的與世界不同的標準,這種所謂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在需要互聯互通的工業標準領域是沒有價值的,對國家、產業和企業的長遠發展是十分有害的。第十七,企業應該構建起內生性知識產權的獲得的能力,從微觀上說,申請專利要構建一個什么能力才能申請好的專利?專利價值體現在兩個方面,就像廚師炒菜,首先原料要好,也就是說創新成果和技術要好,廚師的烹飪手藝要好,也就是把好的發明創造、創新技術轉變成法律權利的功夫要好,寫出來的法律文件要好。所以高質量的專利需要有打造高質量能力的體系,包括研發創新能力和打造高質量的作業流程和組織體系,這套硬實力才是基礎,要構建這樣的大質量體系。第十八,國內目前對于專利價值還有一個誤區就是把過多的注意力放在自己是否在產品中實施專利技術了,其實如果一個專利別人都不感興趣,只有自己用,那么這個專利是沒有價值的,最有價值的是什么?是別人很想用又不能用,還有一個別人很想用,我可以拿來跟人家交換,所以專利的價值不在于自己用不用,而在于別人用不用或者別人想不想用,所以專利的價值往往體現在是否能套住競爭對手。專利的價值與技術的復雜程度往往沒有必然的聯系,有價值的專利往往是那些容易被普遍采用的簡單技術,大家一談專利往往認為一定是要高深的發明,但實際上只要是創新,能產生使用價值,被普遍使用,就很有價值。第十九,當前隨著數字化轉型、全連接世界和各種新材料、新技術的發展,新一輪的技術浪潮正在席卷全球,5G、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新材料、安全等等,國際公司也正在對這些新領域的知識產權進行全球布局,由于市場規模的巨大優勢,在這樣一個新時代我國有可能在這一輪的全球化過程中取得優勢,當然前提是我們自身內功的能力積累、全球化視野和布局能力。第二十,從全球范圍來看,知識產權往往也是產業整合的工具,因為保護知識產權、保護創意,優勢企業就能夠得以發展起來,不會受到同質化低價競爭之苦,在本土的大市場中獲得足夠的收入和盈利以后,持續投入研發創新和能力積累,從而具備參與全球市場競爭的能力,每一個行業都有幾千家同質化低價競爭的企業的模式不是世界潮流,也不可能有全球競爭力,行業的聚集程度也是衡量一個國家全球競爭力的一項標準。知識產權是一種保護先進的制度,實際上也是產業整合的工具,保護創造者的結果就是領先的人會不斷地向前發展,然后不斷地整合行業落后的,然后去占領世界市場。我們只有建立起這樣一個保護先進的制度,才能使我們的國家和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為人類多做貢獻,從而使我們偉大的祖國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謝謝大家!(本文系強國知識產權名家講堂第10期嘉賓發言文字稿整理,已經作者確認,轉載請在顯著位置注明來源)
您好!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2018年修正)規定了個人取得九類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您所說的申請專利,如果取得了稅法規定的所得,是應當納稅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2018年修正)
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專利申請文件的填寫和撰寫有特定的要求,申請人可以自行填寫或撰寫,也可以委托代理機構代為辦理。最好還是讓代理機構代為撰寫比較好。
申請文件一方面比較重要,另一反面是審批流程比較嚴謹,對經驗不足的申請人來說,委托代理機構是很有必要的。
擴展資料
申請費以及其他費用都可以直接向專利局收費處或代辦處面交,或通過郵局或銀行繳費。繳費人通過郵局或銀行繳付專利費用時,應當在匯單上寫明正確的申請號或者專利號,繳納費用的名稱使用簡稱。
匯款人應當要求銀行或郵局工作人員在匯款附言欄中錄入上述繳費信息,通過郵局匯款的,還應當要求郵局工作人員錄入完整通訊地址,包括郵政編碼,這些信息在以后的程序中是有重要作用的。費用不得寄到專利局受理處。要是委托代理機構申請,這些流程就不用自己去完成了,專利申請代理機構會代辦。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申請專利
共同申請人好。專利作為共同申請人和參與單位區別共同申請人是指共同申請專利的個人與個人、個人與單位或者單位與單位。共同申請人中,如果事先有合同約定的,按合同約定的辦理。
1、共同申請人是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申請人,根據法律的規定或者雙方簽訂的協議,對一項創造共同申請專利的人。
2、參與單位的意思是,比如一個會議,一個項目,有一個或者一個以上的單位參與學習或者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