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回答
華為和三星的跨年專利大戰可謂是曠日持久,劇情反轉也比較戲劇性。暫時性的最新戰況是三星敗訴,同時賠償華為終端公司經濟損失8000萬元及為制止侵權所支付的合理費用50萬元。讓我們先一起做下案情回顧吧。
華為三星專利糾紛過程
2016年5月25日華為主動出擊
華為宣布,在美國和中國提起對三星公司的知識產權訴訟。
2016年6月
華為再度將三星起訴至泉州中院,訴稱三星共計16款手機產品涉嫌專利侵權,并索賠8050萬元。
2016年7月三星反訴華為專利
三星在多地提出了對華為的專利侵權訴訟,訴稱華為Mate8、榮耀等產品使用了其專利權,索賠1.61億元。
2017年4月
泉州中院一審判決,三星22款產品構成專利侵權,三星賠償華為8000多萬元。
2017年9月30日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發布了8份與三星專利相關的專利無效宣告復審決定。
2018年1月11日
深圳中院知識產權法庭公開宣判,認定三星侵害華為專利權。
三星電子公司對外提出,專利只是一個行業內的普遍標準而已,哪一家先發現了并不應獨享,而是以公平合理,互相理解的原則進行溝通,這對兩家公司,甚至是中韓兩國的關系都沒有好處。不得不說,作為一個跨國大公司,竟然說專利權是行業內的普遍標準,難道三星自己的專利被別人使用的時候,它也會這么說嗎?其實三星的流氓本性至始至終都貫穿著其發展。之所以其能夠發展成為全球芯片、存儲和手機領域的巨頭,就是因為其流氓做法。首先說芯片領域,之前的三星根本沒有競爭力。遠遠落后于蘋果和臺灣的臺積電。于是三星開始了流氓行為,挖走了臺積電的首席研發人員梁孟松,獲得了臺積電眾多的核心技術和機密文件。隨后三星在半導體領域超越了臺積電,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芯片研發和制造企業。為此臺積電與三星打了四年官司。雖然法院判決梁孟松不允許在三星任職,但此時的三星已經掌握了所有關鍵技術。要不要這個人無關緊要了。
還有三星的“爆炸門”事件,在全球一爆再爆的情況下,三星實行全球召回,但唯獨沒有中國。還對外宣稱,手機爆炸是因為采用來自中國生產的電池導致的。把黑鍋甩給中國制造。而在所有消費者大罵三星之時,韓國總部卻讓三星中國員工公開下跪向經銷商道歉,要求其繼續進貨,銷售給中國消費者。再一次把流氓品質發揚廣大。在手機領域華為已經超越三星的存在。半導體領域也在發力,等到中國的芯片和存儲領域完全不再依賴進口的時候,也就是三星徹底退出中國的時候了。
雖然兩大巨頭的專利較量,國內戰局暫時初定,但國外兩家還有官司在打,華為的硬仗還沒結束。任正非曾預言“未來5至8年,會爆發一場‘專利世界大戰’,華為必須對此有清醒的戰略研判和戰略設計。”
華為和三星的跨年專利大戰可謂是曠日持久,劇情反轉也比較戲劇性。暫時性的最新戰況是三星敗訴,同時賠償華為終端公司經濟損失8000萬元及為制止侵權所支付的合理費用50萬元。讓我們先一起做下案情回顧吧。
華為三星專利糾紛過程
2016年5月25日華為主動出擊
華為宣布,在美國和中國提起對三星公司的知識產權訴訟。
2016年6月
華為再度將三星起訴至泉州中院,訴稱三星共計16款手機產品涉嫌專利侵權,并索賠8050萬元。
2016年7月三星反訴華為專利
三星在多地提出了對華為的專利侵權訴訟,訴稱華為Mate8、榮耀等產品使用了其專利權,索賠1.61億元。
2017年4月
泉州中院一審判決,三星22款產品構成專利侵權,三星賠償華為8000多萬元。
2017年9月30日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發布了8份與三星專利相關的專利無效宣告復審決定。
2018年1月11日
深圳中院知識產權法庭公開宣判,認定三星侵害華為專利權。
三星電子公司對外提出,專利只是一個行業內的普遍標準而已,哪一家先發現了并不應獨享,而是以公平合理,互相理解的原則進行溝通,這對兩家公司,甚至是中韓兩國的關系都沒有好處。不得不說,作為一個跨國大公司,竟然說專利權是行業內的普遍標準,難道三星自己的專利被別人使用的時候,它也會這么說嗎?其實三星的流氓本性至始至終都貫穿著其發展。之所以其能夠發展成為全球芯片、存儲和手機領域的巨頭,就是因為其流氓做法。首先說芯片領域,之前的三星根本沒有競爭力。遠遠落后于蘋果和臺灣的臺積電。于是三星開始了流氓行為,挖走了臺積電的首席研發人員梁孟松,獲得了臺積電眾多的核心技術和機密文件。隨后三星在半導體領域超越了臺積電,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芯片研發和制造企業。為此臺積電與三星打了四年官司。雖然法院判決梁孟松不允許在三星任職,但此時的三星已經掌握了所有關鍵技術。要不要這個人無關緊要了。
還有三星的“爆炸門”事件,在全球一爆再爆的情況下,三星實行全球召回,但唯獨沒有中國。還對外宣稱,手機爆炸是因為采用來自中國生產的電池導致的。把黑鍋甩給中國制造。而在所有消費者大罵三星之時,韓國總部卻讓三星中國員工公開下跪向經銷商道歉,要求其繼續進貨,銷售給中國消費者。再一次把流氓品質發揚廣大。在手機領域華為已經超越三星的存在。半導體領域也在發力,等到中國的芯片和存儲領域完全不再依賴進口的時候,也就是三星徹底退出中國的時候了。
雖然兩大巨頭的專利較量,國內戰局暫時初定,但國外兩家還有官司在打,華為的硬仗還沒結束。任正非曾預言“未來5至8年,會爆發一場‘專利世界大戰’,華為必須對此有清醒的戰略研判和戰略設計。”
三星專利申請是指三星公司向相關機構或組織申請保護其發明、創新、設計或技術的權利,以防止他人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使用、制造或銷售該專利所涉及的產品或技術。人們可以從以下角度來看待三星專利申請:
1. 保護創新:三星專利申請表明該公司在技術、設計或其他方面有新的創新和發明。這些專利保護措施鼓勵和保護創新,推動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
2. 保障權益:專利申請可以確保三星在市場上的競爭優勢和商業利益。通過專利保護,三星能夠防止其他競爭對手未經授權使用其技術或制造類似產品,從而保證其在市場上的獨立地位。
3. 知識產權保護:專利申請是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三星作為知識產權的持有者,有權決定如何使用、授權或轉讓其專利,從而保護其在市場上的利益和聲譽。
4. 創新合作與交流:專利申請也可以促進創新合作和技術交流。三星的專利申請可以吸引其他公司或個人與其合作,共同推動技術進步和創新。
5. 法律監管與糾紛解決:專利申請是法律監管的一部分。通過專利申請,三星將自己的專利權與他人產生的潛在沖突進行解決,并在需要時,通過法律手段保護自身權益。
三星專利申請是該公司保護創新、維護市場競爭優勢和知識產權的一種重要方式。這些專利保護措施不僅對三星自身具有重要意義,也為科技行業的發展和合作提供了基礎。
三星是一家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其專利申請對于行業和市場具有重要意義。以下是如何看待三星專利申請的詳細回答:
1. 創新能力的體現:三星專利申請是該公司創新能力的重要體現。通過專利申請,三星展示了其在技術和設計方面的創新能力,證明其在市場競爭中具有優勢。專利申請數量的增加也反映了三星在技術領域的持續投入和努力。
2. 產品和技術發展方向的指引:三星的專利申請可以提供關于其產品和技術發展方向的重要線索。專利申請中的技術和設計內容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三星在哪些領域進行研發,并預測其未來可能推出的新產品和技術創新方向。
3. 權益保護和競爭優勢的維護:專利是知識產權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專利申請,三星可以保護自己的創新成果免受他人的侵權,維護自身的競爭優勢。專利申請的數量和質量也是評估三星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和競爭實力的重要指標。
4. 行業合作與交流的基礎:專利申請也為三星與其他公司進行技術合作和交流提供了基礎。通過專利交叉授權和技術許可,三星可以與其他公司進行技術共享,加快自身產品研發和市場推廣的速度,實現互利共贏的合作。
5. 對消費者和市場的影響:專利申請的審批和授權將直接影響到三星產品的獨特性和競爭力。通過專利的保護,消費者可以獲得更多具有創新特色的產品選擇,市場上的競爭也將更加活躍和多樣化。
三星專利申請是該公司創新能力、市場競爭力和行業地位的重要體現,對于消費者、市場和產業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了解和關注三星的專利申請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該公司的發展動向和技術創新方向。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其實這么多年來,其他公司使用華為的專利,和華為使用其他公司的專利,很大程度上來自于華為和高通等公司的專利交叉授權。
在這個框架下,其他公司可以隨便用華為的,華為也可以用其他公司的(可能這個并不是完整的,也可能有各種例外)。
然而現在出現了entity list,所有交叉授權的合同和法理基礎沒有了,那么華為(在Plano的美國總部)自然有理由找其他公司收取專利費用(同時也完全不排除其他公司來華向華為目前正在銷售的產品收另一部分華為使用的專利費用)。
這是個極其復雜的問題,復雜到在知乎上大概率不會有人能給出完整答案(這些內容可能涉及到各種商業機密和復雜的各國法律條文,可能涉及到華為和幾十家主要供應商的專利互相重新一一審核談判),可能華為和所有合作伙伴的法務部門都在加班加點地研究中國和美國相關法律,以及重新查對和華為簽署的這些合同。
我只能說,Trump這事兒對中美兩國科技行業的損害是巨大的,任何公司少賣點產品完全不是事兒,把整個中美兩國的制造業供應鏈體系和上下游關系,以及已經穩定的專利交叉授權的整個法理基礎給全部打碎、砸爛,這事兒的巨大危害,可能幾年后才能看到真正的影響。
我最大的期盼,就是兩年內Trump立刻緩解掉這些問題,因為——
戰爭中沒有一個是贏家。
2月27日,華為和三星雙方聯合申請,要求暫停知識產權糾紛訴訟案。這代表著華為和三星歷時兩年的專利糾紛,正式告一段落。兩家公司向法庭提交的文件,并未透露雙方同意和解的具體原因。而根據有關媒體信息,達成和解后,華為和三星將會加強合作。在我國市場,三星手機所占據的市場份額不足1%,在全球市場,三星手機的銷量,還是不錯的。在手機行業,三星和華為的盈利情況,還是稍遜于蘋果。雖然蘋果手機業務沒有生產線,主要依托于系統,創新乏力,所有配件全是代工,設計個處理器也要別人代工。蘋果公司依然占據市場重要份額,尤其是高端市場,基本無人能敵。
2018年,蘋果銷量銳減,也是源于自身的奢侈品路線的運營方案,沒有得到市場的反響。俗話說,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或許這也是華為和三星達成和解的重要原因。畢竟,在即將過去的4G時代,蘋果公司的盈利一直是遙遙領先的。蘋果的系統優勢,正在不斷的減弱。而即將到來的5G時代,消費需求也會有所改變,所有的科技公司,又回歸同一起跑線。對于5G市場,很多相關聯的企業,都在加速企業的布局。由于每個企業擅長的領域不同,有些企業研發的速度,更快一點,有些企業稍微欠缺一點。任何一個企業,都很難全方位的研發出所有產品,合作是在所難免的事情。對于企業來說,挑選合作的對象,還是會比較慎重的。三星和華為暫停知識產權糾紛訴訟案,并沒有明確的表示未來會合作。相對來說,兩家公司合作的幾率,會大一點。
華為和三星都有著獨特的優勢,兩家公司各有側重。三星集團成立比華為早,業務遍及建筑,消費電子,各類生產線等,具有完整產業鏈。三星的產品在消費級市場的占有度,還是相當大的,產而且品種類繁多,對于行業眼光看得比較深遠。很多手機原部件還是要依賴于三星進行代工,尤其是顯示屏。而華為一直致力于半導體行業基礎通訊領域的發展,這對于創新要求甚高,所以華為積累了大量技術,并成為一家創新型公司。主要以通訊設備為主,產品有通訊基站、通訊運營軟件、交換機、路由器等。手機業務是順勢而為,屬于技術積累和把握市場變化而推出的。華為的重心一直在研發上,功夫不負苦心人,取得了很多成果。華為深耕的麒麟系列CPU處理器和5G方面的核心專利,增加了華為的核心競爭力。
在手機產業鏈中,三星和華為屬于同一角色,構成競爭關系。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兩者可以是競爭對手,也可以是技術伙伴,兩家公司沒有必要一直僵持,完全可以合作共贏。現在競合的是5G,4G已經是Current out of date了,既然何必小家子氣呢?畢竟雙方都互相授權專利,都依靠對方的部分技術,合作共贏更利于發展。在科技圈,提起專利糾紛案,往往提及的必然是蘋果公司,畢竟蘋果公司和高通公司的專利案,一直層出不窮。蘋果和高通的專利糾紛,依然沒有終止,高通公司的核心技術就是芯片,而芯片又是電子產品最為重要的部分。如果蘋果和高通的專利糾紛,一直沒能達成共識,蘋果或許會放棄使用高通的5G技術。這樣一來,華為和三星的合作,必然能夠發揮出1+1大于2的效果。
蘋果本來占據優勢,裁決對它有利,這讓硬件商到運營商都不高興。一直以來,美國運營商 AT&T、Verizon Wireless和Sprint Nextel飽受分析師批評,因為它們為iPhone支付高額補貼。運營商也知道補貼比Android手機高很多。去年,Sprint因為向蘋果支付155億美元購買iPhone,股價大跌。去年四季度,由于消費者大量采購iPhone,AT&T的利潤下滑。對于最新的裁定,運營商要么不愿置評,要么拒絕置評。
如果沒有了iPhone運營商會更糟糕。美國第四大運營商T-Mobile USA已經在流失客戶,關鍵的一個原因是沒有iPhone。
正因如此,運營商祈求有人能削弱蘋果的地位。美國運營商最近幾年加大對Android的支持。今年,一些運營商還引入了Windows Phone。
周五的裁定對微軟是好事,它可以贏得運營商、設備制造商的支持。Android生態系統的未來不確定性更高了,其它Android硬件商和軟件設計者現在更容易面臨訴訟了。
Baird分析師威廉-鮑威爾(William Power)說:“這為Andorid生態系統帶來一些擔憂,法律風險會讓制造商三思。”
另一方面,微軟的Windows Phone系統界面與蘋果完全不同。Current Analysis分析師 Avi Greengart說:“消費者應該如何使用設備,微軟顯然有不同于蘋果的觀點。企業如果使用Android、被蘋果起訴、成本失控,它們就會被逼投靠微軟。”微軟拒絕對法院的裁定置評,Google暫時無回應。
消費者現在無意選擇第三操作系統。現在大多的流行程序只針對Android和iPhone,諾基亞Windows Phone銷售不佳。只要消費者繼續喜歡Android多過蘋果,至少會有一些制造商會不斷推出Google手機。法律訴訟、授權等成本,則會轉給運營商,最終推給消費者。
華為專利申請量世界第一,證明這家中國企業抓住了贏得未來的關鍵,可喜可賀。對我國和企業自身發展有巨大好處,大致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一、專利和知識產權是核心競爭力,地位越來越重要。
相信大家聽說過,原來我們國家的那個DVD機的情況吧,當年產量世界第一,但我國生產每臺DVD, 只賺到一些蠅頭小利,大頭都被西方一些大公司拿去了,為什么因為他們擁有相關專利,我們每生產一臺DVD,就要向他們支付大量的專利費用。現在華為的專利申請量世界第一,意味著這家高科技企業,將在未來的競爭中搶占了先機,到時候他們將在很大一片領域,不用或者少用支付專利費給其他企業,反而可以從別的企業使用他們的專利,包括外國人使用他們的專利方面拿到專利費用,投入產出比非常高;二、擁有專利技術,意味著擁有了自主知識產權,未來華為被外國企業卡脖子的可能風險將大大減少。
去年中美貿易戰中,關于芯片的爭奪驚心動魄,中興的遭遇相信大家都很唏噓。這就是因為我國目前缺乏芯片等生產專利技術的惡果,而華為目前的專利申請量世界第一,作為一家高科技企業,華為在5g上的領先,已經為世人所周知,相信這些申請的專利也為華為將未來的很多高端技術攬入囊中,自主知識產權和專利在手,華為作為中國企業,以后被外企“卡脖子“的風險大為降低,這對華為是非常好的一個前景,值得其他中國大企業學習;三、申請專利數世界第一,也證明了一種前瞻的視野和能力。除了申請專利數世界第一,近期還有有報道說華為已經準備了自己有自主知識產權的PC和手機操作系統,就是為了避免以后如果外國限制我們發展,不給我們使用他們的操作系統或者要價太高的時候,自己的產品依然能夠有操作系統系統使用,不受大的影響,立于不敗之地。所以華為申請專利數世界第一,可喜可賀,這讓國人看到了國內高科技領先企業的能力前瞻性和雄心壯志,以及他們切切實實的為壯大我國科技實力的不懈努力,值得國內其他領域和企業好好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