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審查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文件是否符合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發現存在可以補正的缺陷時,通知申請人以補正的方式消除缺陷,使其符合公布的條件;發現存在不可克服的缺陷時,發出審查意見通知書,指明缺陷的性質,并通過駁回的方式結束審查程序。
(2)審查申請人在提出專利申請的同時或者隨后提交的與專利申請有關的其他文件是否符合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發現文件存在缺陷時,根據缺陷的性質,通知申請人以補正的方式消除缺陷,或者直接作出文件視為未提交的決定。
(3)審查申請人提交的與專利申請有關的其他文件是否是在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規定的期限內或者專利局指定的期限內提交;期滿未提交或者逾期提交的,根據情況作出申請視為撤回或者文件視為未提交的決定。
(4)審查申請人繳納的有關費用的金額和期限是否符合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費用未繳納或者未繳足或者逾期繳納的,根據情況作出申請視為撤回或者請求視為未提出的決定。
怎樣確保一次通過不被駁回申請,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出現疏漏,我有哪些修改挽救的機會?
如果你指的是不發審查意見的話,這個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
直接授權的案子估計比例應該小于1%。絕大多數的案子,都是會在審查階段被提出意見。
只要你的技術的確新穎,有很好的技術效果,1~2次審查答復是比較有機會授權的。
至于出現漏洞這個問題。。
小的漏洞是可以在后續修改的。大的漏洞,后續沒法修改的話,案子就毀了。
一旦提交,相關文本就作為一種法律文件被確定了。
這也是要找專業人士來辦理的原因之一。
專利申請的時間取決于多個因素,包括申請人的國籍、申請的領域、專利局的工作效率等。一般而言,專利申請的過程包括以下幾個階段,每個階段都需要一定的時間:
1. 準備階段:這個階段包括確定發明創造、撰寫專利申請文件、準備相關材料等。準備階段的時間取決于發明創造的復雜性和申請人的準備工作能力,一般需要數周至數個月。
2. 申請階段:一旦專利申請文件準備完畢,申請人需要提交申請到相應的專利局。在此階段,專利局將對申請文件進行初步審查,主要檢查是否滿足法定要求和形式規定。申請階段的時間通常為數周至數個月。
3. 實質審查階段:如果申請符合初步審查要求,專利局將進行實質審查,包括對專利的可新穎性、創造性和工業適用性進行評估。實質審查的時間因國家和專利領域的不同而異,一般需要數月至數年。
4. 批準階段:如果專利被認定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和工業適用性,專利局將頒發專利權。在某些國家,還需要支付專利費用和進行其他程序。批準階段的時間也因國家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一般需要數周至數個月。
從專利申請到獲得專利權的整個過程通常需要數月至數年的時間,具體時間取決于各種因素。為了加快專利審查過程,申請人可以選擇加速審查或利用專利合作條約加速程序。
專利申請的時間取決于多個因素,包括以下幾點:
1. 國家/地區:不同國家/地區的專利局處理申請的速度不同。一般而言,一些主要的專利局如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美國專利商標局和歐洲專利局等,處理時間相對較長,需要數年時間。而一些其他國家/地區可能處理速度較快,只需要幾個月的時間。
2. 專利類型:不同類型的專利申請處理時間也不同。發明專利的審查通常需要相對較長的時間,而外觀設計專利的審查通常較為迅速。
3. 申請材料準備:申請人提交的材料是否齊全和準確也會影響申請處理的時間。如果申請材料有缺漏或錯誤,專利局可能會要求補充或修改,導致處理時間延長。
4. 申請人請求加速審查:在某些情況下,申請人可以根據規定提出加速審查的請求,以加快申請的處理時間。在某些國家/地區,如果申請人能證明專利的授權對其商業利益至關重要,他們可以請求加速審查,以縮短處理時間。
以上只是一般情況下的時間范圍,實際處理時間可能會有所波動。在申請專利之前,建議了解相關國家/地區的專利局的處理時間統計數據,并咨詢專利代理機構或律師以獲取更具體的信息。
我姐在考研究生的時候本可以選擇碩博連讀的,在我看來,不用考博士,直接碩博連讀是一件多么好的事情,但是在我姐的再三考慮下,她放棄了碩博連讀的資格,當時的我十分不理解她的選擇。但當我讀了大學,慢慢接觸了科研,我才明白她當時選擇的原因。 對于考大學來說,學校是很重要的,但是對于研究生來說,導師和專業更加重要,跟著一個好的導師,對于你科研路上的成績是至關重要的,導師的實力和研究方向也決定了你的研究方向。 讀博代價大,難畢業 。 博士作為學歷金字塔的頂層,想要博士畢業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哦! 博士畢業需要滿足學校和導師課題組對于畢業的要求,比如在畢業前要發表幾篇SCI等等,如果一方要求沒有達到就會延期畢業。而且對于已經快要博士畢業的同學他們已經二十八九歲了,面臨著很大的經濟和 社會 的壓力,如果此時他們再延期畢業的話對于他們來說無疑是“沉痛一擊”。所以讀博士代價很大,畢業風險高,導致很多學生對于博士學位“望而生畏”。 讀博帶來的經濟效益不足夠誘人 。 對于很多年輕人來說,提升學歷是為了提高自己的薪酬,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讀研究生,但是由于博士難畢業,并且讀博花費時間久,畢業薪酬也沒有顯著的提高,所以很多年輕人不愿意讀博,對于他們來說, 讀博士是一個“不經濟”的選擇。 如果沒有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導師,碩博連讀只會耽誤自己更久 。 每一個研究生都會選擇自己的導師,你的研究方向和課題必須是和自己導師一致的。但是可能你的導師在科研上很牛,但是你和他相處不來,這會導致你對于科研的興趣大大降低,也會影響你的研究成果。如果你很佛系,但老師充滿激情,斗志昂揚,你會覺得每天被壓榨的很辛苦。但如果你很有沖勁,但導師很佛系,就會遏制你前進的步伐。所以 導師好不好,相處才知道; 導師好不好,合適最重要 ! 所以如果你碩士期間遇到的導師并不合你的胃口,那選擇讀博只會延長煎熬的時間。 社會 和教育都在不斷變化,學生的選擇也隨之變化,選擇適合自己的路,然后留給世界一個酷酷的背影就夠了! 答題/ 帥小西De --期待為您解惑! 小西的答題肯定有些許不到之處,歡迎各位朋友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在碩士研究生階段,如果導師是博導,導師都希望自己的碩士研究生能夠直博或者碩博連讀,因為碩士時間短,研一上課,研三求職畢業,做科研的時間只有一年多一點,剛入門就畢業了,很難出好的成果。所以導師會覺得帶碩士不如帶博士劃算,如果新招一個博士,還需要重新適應實驗室環境文化,從新了解研究方向等,這都需要一個過程。如果是直博或碩博連讀,這些過程都省了,課題研究有連續性。所以直博和碩博連讀對于導師和學生都能帶來便利和優勢。很多學生不敢選直博或碩博連讀,我覺得原因有以下幾點: 這個也得看專業,我是理科的,幾乎就是天天實驗。目前研二,身邊有的就是直博的,也有的考博的。我說說我的所聞所見。 第一 直博的時間 直博有啥好呢,最大的好處在時間上, 直博是5年 。一般情況下碩士是3年,博士3年(還有的學校普博4年,浙江大學有的專業就是),一共6年,直博正常畢業可以少讀一年, 請注意,是正常畢業 ,延畢就不好說了。 第二 直博的兩種途徑 本科四年努力學習(醫學五年) 拿到學校 保研 資格,敲門磚有了,然后你去“敲”學校,基本就是在大三那年的暑假,你去報你想去的學校的夏令營(沒有敲門磚,你沒資格報),這其實就相當于你先去學校了解一下,去了后學校那邊會先介紹下他們情況,然后你去跟你想要的老師談, 老師是博導的 ,并且當年有名額的,只要他同意了,然后你八九月份過來考試,把相關流程都走了,基本你就是了。 另一種就是你 考研 ,研究生(默認就是碩士,叫法不一樣)的時候成績達到學校的要求,你老師是博士生導師的,你跟你老師說你想轉他的博士,他同意的話,然后給學校報備,這樣你也可以直博。 乍一看直博挺爽的,五年你就是博士了,而且 博士的補助也差不多是碩士的兩倍 ,那豈不是美滋滋,給誰誰不愿意。要是我本科那會的話,我肯定愿意,五年我就是博士了,現在我鐵定不愿意。從我身邊的人來看,博士壓力是很大的。 第三 什么是科研 ? 本科畢業時候,雖然也會做本科畢業設計,但是也就只能算是入門的入門,甚至都不算。那會你 對科研幾乎就是不知道,你知道估計就是知網 ,至少我當時是。有多少人保研考研,是因為對科研有所了解了,對它熱愛。大家基本就是,既然有機會那就繼續上。 第四 博轉碩要退錢 直接直博后,看似節省了一年,也不用考試了,但是同時也就沒有了退路,開學后你做了一段時間后發現,好家伙,這玩意不適合我,這個時候你只有兩種選擇,退學或是博轉碩,退學的話,你就只有本科學歷,你還不是應屆生了,也錯過了招聘會,代價太大了。選擇博轉碩,這個時候你要把 博士的補助,博士待遇的錢退回去,你已經花掉了 ,轉的越遲退的越多,到時候處在兩難境地,非常難受。 第五 導師與你脾氣不對頭 你本科畢業時候,保研去跟這個老師聊的時候,那你還沒確定要來,老師那都是畫餅高手,各種大餅給你畫的那是天花亂墜。他給你的印象肯定就是好的,一次談話對他能了解多少。正所謂日久見人心,慢慢的接觸多了后,你發現 他跟你脾氣不對頭 ,你這接下來的幾年不得難受死,碩士的話三年就走了,博士可就不好說了。 第六 課題,文章 博士跟碩士我覺得完全不是一個級別,在老師眼里估計也是,碩士就是散養,博士那是周周得談話。博士要自己做課題,基本就是老師給個題目,然后要做什么,怎么做,接下來就是你的事,你去找資料,做方案,然后跟老師討論。課題做著做著就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吧。還要發文章,最起碼的英文的。 第七 延畢 這是最崩潰的, 一方面可能是課題做不出來 ,發不了文章,達不到學校的畢業要求。 另一方面 是最無語的,文章也發了不少了,東西也做了, 你老師覺得你做的不行,不放你走 ,給你延畢個三四年,更甚的直接讓你讀滿8年(博士最多讀八年,到時候還不能畢業,不給學位證,你走人),你走吧,只有結業證,這個我見到過,直接把人搞的要抑郁了。博士延畢個一年半載那不是啥新鮮事,但這樣的真夠讓人難受的。 直博有賭的成分,你碰到了對你脾氣的老師,那你就賺了,接下來幾年雖然做課題累,但是也還好。碰到個不對頭的那后面要多難受有多難受。 生活中,你是不是也常看到這樣的新聞?為什么現在的高學歷的博士研究生會心理這么脆弱,頻頻選擇自殺呢?他們自殺背后的原因和新聞是不是會讓許多學生不敢選碩博連讀或者直博呢?這自然是多多少少都有聯系的。 1.讀博壓力大 生活在現在的 社會 ,我們無時無刻不感受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作為高學歷的博士生也是如此。讀博畢業難,博士的研究領域已經比較深入、知識難度較大,整日學習和做實驗卻很難有比較轟動的研究成果,因此畢業問題足以讓他們焦頭爛額,壓力山大了。來自家庭、年齡、工作的壓力,對于已是博士生的人來說,家里人的期望總是特別高的,然而要達到家人的期望并不是那么容易。此外因為年齡較大,他們又面臨婚姻、工作的困擾,研究出成果很難、畢業難,但成家、工作等事又節節逼近,這無疑也給了博士生巨大的壓力。 2.跟對導師很難 都說遇到一個好的老師是學生一生之幸,然而我們可以發現博士研究生輕生多多少少都和他們的導師有關系。蔡康永曾經在一篇文章中說到自己不讀博的原因。 可以說這樣的導師在現實中還是不少的,本來就要承受各種壓力的博士研究生還有可能被導師壓著不能畢業,充當廉價勞動力。這事攤在誰身上也會十分郁悶。所以許多學生不敢選碩博連讀或者直博也是怕跟錯導師,白白地浪費了大好的時光。 博士畢業難,科研、生活、工作壓力大,導師問題都會讓許多學生對碩博連讀或者直博望而卻步,不敢選碩博連讀或直博。 那么讀了這段文字的你是否會選擇碩博連讀或者直博嗎? 我是 博雅燕園 ,我來回答。 先簡單解釋一下概念。 所謂 碩博連讀 ,是指從在讀的碩士生中選拔出來攻讀博士的一種招生方式,對于打算碩博連讀的學生,需根據招生單位規定,提出申請并通過考核,被錄取后,就能進入博士階段的學習。 所謂 直博 ,就是本科生直接攻讀博士,也是選拔博士生的一種方式,通常是在保研的學生中選拔出來的優秀學生,直接攻讀博士學位,學習內容雖然沒有跳過碩士階段,但從確定那一刻起,只有拿到了博士學位才算畢業。 選擇選碩博連讀和直博有什么優勢? 需要說明的是,就現在的形勢看,愿意讀博的學生,選擇碩博連讀或直博的大有人在,很多在本科階段就有讀博打算的學生,第一想法就是傾向于碩博連讀,其次就是直博,因為這樣做,好處是很明顯的,主要是: 1、無論是碩博連讀還是直博,都比較節約時間,一般可以節約1-2年時間。 通常,碩博連讀或直博,花費5年左右就可以有機會完成學業,即便有些偏差,多花一年,也才6年,而如果按照正常路徑讀研后再讀博,一般碩士需要3年,博士4年,正常就需要七年,如果再有延期,就至少8年了。這個時間賬是很明白的。 2、從高校研究生制度來看,具有博士招生資格的,往往都是可以碩博連讀的,但并不是每個具有博士培養權限的高校都有直博招生資格。以往,只有一流大學才具有直博招生資格,很多其他高校本身就不具備直博招生資格,總體來看,選擇直博的人數量較少。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擁有直博招生資格的高校越來越多,尤其是這兩年,部分211及雙非大學,獲得了直博招生資格(比如西南 財經 大學就是2020年獲得直博招生資格的),這當然會使得直博生的人數增加,因為這些學校直博生的畢業要求相對不太高,使得不少學生傾向于走直博之路。 為何很多學生不敢選碩博連讀或者直博? 愿意走碩博連讀或直博的,依然不是很多,大多數學生并不敢也不太愿意走這樣的“捷徑”,原因主要有以下3條: 1、是否讀博,決定較晚 。如果是走碩博連讀,一般是需要在研一期間就完成轉博之路的,這就需要讀研剛開始,就能明確以后會讀博才行。但很多最終走了讀博之路的學生,決定讀博的時間比較晚,很多人在研一期間根本就沒打算讀博,自然就談不上要轉碩博連讀的問題。 至于直博,這是本科階段就需要決定讀博才可能會走的路子,很多人那會兒根本就不確定自己是否要讀博,根本不可能走直博之路。 2、壓力較大,畢業很難 。碩博連讀和直博因為花費時間都相對較少,學習壓力自然會比較大,研究任務往往會很重,要在規定的期間出成果、發論文,最終達到畢業要求,這往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何況還需要撰寫水準不低的畢業論文,壓力之大,不難想象,很多人根本不敢去嘗試。 3、難以退出,風險不小 。理論上,碩博連讀和直博是有“退出機制”的,就是,如果確實無法畢業,可以退回去拿碩士學位。但“開弓沒有回頭箭”是人之常情,如果花了五六年時間,卻最終只能拿到一個碩士學位,這是很難讓人接受的。 何況,并非所有高校都有退出機制。對于碩博連讀,某些高校原則上可以退出,但實際上很難操作;而對于直博,不少高校是壓根就不能退出的,中途并不頒發碩士學位,而是要么完成博士學業拿到博士學位,要么就是讀幾年還是本科學歷,如果最終不能畢業,那就虧大了。 既然風險都不小,還不如老老實實讀研拿到碩士學位,后面再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讀博,很多人自然就不敢或者不愿意選擇碩博連讀或直博了。 結束語 不能否認,走碩博連讀或直博,是讀博的“捷徑”,但“收益”與“風險”是對等的,要獲得“捷徑”的收益(主要是節約時間、導師穩定等),那就需要承擔相應的“風險”(主要是壓力大、畢業難、退出難等),很多人并不愿意承擔這些“風險”,所以不敢或者不愿意走碩博連讀或直博的路子,這是不難理解的。 隨著考研人數連年看漲, 碩士學歷在就業市場似乎越來越不值錢,大家紛紛開始考慮要不要讀博增加競爭力 。 然而作為博士招生中重要的兩種方式,很多學生卻不敢選擇碩博連讀或直博。 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首先來探討, 碩博連讀或是直博,這兩者和普通招考之間都有哪些差別。 1、碩博連讀和直博相比普通招考更加節約時間,對于一心想要讀博的學生大有好處 同樣是讀博士,碩博連讀和直博還是有些細微區別的。 碩博連讀,是從在校的優秀碩士生中進行篩選,從中選拔出讀博士的好料子。 碩士生提出申請,學校考核通過即可獲得繼續攻讀博士的資格。 直博學生的篩選比碩博連讀更早,它往往從本科學生中進行選拔,選上的學生直接攻讀博士學位。 對于那些從本科階段開始就打定主意一心想要讀博的學生來說,碩博連讀和直博無疑是更加劃算的。 這里就不得不提一提舅舅家的兒子,也就是我表哥。現在在某985高校讀環境科學,當初一進大學他就立志要讀博。 好在他也是個有天賦的孩子,各種科研項目搞得風生水起。老師們都很看好他,私下問他要不要直博。表哥一聽樂開了花,正中下懷。 關于讀博士,表哥有自己的一番考量。如果按部就班地走普通招考路徑, 碩士三年,博士四年,正常需要七年。 可這還沒算上延期的時間,博士可不容易畢業,這樣一來,沒個七八年是完不成的。 如果能夠獲得碩博連讀或者直博的機會,一般五六年就有機會完成學業,這豈不是一舉兩得。 想明白了的表哥趕緊準備好相關材料,報名了學校的直博考核。 經過層層選拔后,他終于如愿以償,心心念念的博士生活就要開始了。 對于一心想要讀博的表哥來說,碩博連讀或者是直博,的確是最好的選擇。 既滿足了他讀博的愿望,又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學業。然而相比于表哥對直博的強烈熱情, 另一個奇怪的現象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學生不敢選擇碩博連讀或是直博,背后的原因很是耐人尋味。 2、表面光鮮實則壓力山大的博士生活令學生望而卻步 博士,本來應該是智慧和能力的象征。 然而在如今的話語場中,大家提起博士,往往都是無奈苦笑。 外人眼中的光鮮和高學位都只是鏡花水月的表象,各中滋味冷暖自知。 博士生的生活并不好過,科研壓力、經濟壓力、就業壓力,這些就像一座座大山,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先來看經濟壓力,雖然國家的博士教育經費中涵蓋了生活補助、科研經費、獎學金等部分,但是數量上遠遠不足。 讀博窮三代,科研毀一生。 錢,毫無疑問是博士的首要壓力。 文科博士無疑是博士生態鏈里的最低端, 一般這些文科博士每月的補助大多在1200-1500之間。 這顯然是杯水車薪,科研之外,許多人不得不瞞著導師偷偷做其他兼職,不然日子根本沒法過,更別提談戀愛了,太花錢。 相比文科博士緊巴巴的日子,理工科博士的待遇稍微好些。 由于讀的是理工科,導師的橫向項目比較多,有時候會發錢補助手下的學生,因此博士們每個月能拿到2000元左右的工資。 發論文帶來的科研壓力貫穿了每個博士的研究生涯,想要發一篇國內核心期刊或者SCI文章,一點兒也不簡單。 在浩浩蕩蕩的博士大軍中,理工科博士要發論文尤其難,比如生物工程這種學科,要想出研究成果,導師指導,實驗室設備,兩者缺一不可。 運氣不好碰上學校沒錢,買不起好設備。何時能出成果,誰也不知道。 由于博士們有著強烈的發論文需求,因此漸漸衍生出了交錢發論文的交易。 只要有錢,再難的事都好辦。 一篇國內核心期刊的論文,版面費在四千元左右 有些人辛辛苦苦禿頭搞研究,而有些人卻輕輕松松坐享其成。 如此不公平的現象,難免令很多博士生心寒。 就業壓力 就像是懸在博士生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讓人寢食難安。無論是文科還是理工科,大多數博士生的就業方向主要集中在高校或者科研院所。 然而近幾年在高校招聘中,海歸博士特別吃香,國內的土博士們很難找到滿意的工作。 再加上如今高校職位接近飽和,僧多肉少的局面更是加劇了競爭壓力。 看著周圍同齡的朋友們都逐漸娶妻生子,買房買車,而自己卻連工作也還沒著落,如此反差難免令人失落。 人們本以為博士是追求學術,追求真理的理想樂園,可真實體驗后才發現你我都只不過是困獸之斗。 3、中途退出只能收獲本科文憑,高昂的退出成本令學生望而生畏 開弓沒有回頭箭,一旦踏出了碩博連讀和直博的腳步,接下來的事情就不是你能決定的了,老老實實搞研究才是你唯一的出路。 運氣不好碰到一個糟心的老師,遲遲不肯放你畢業,委屈也沒用,只能乖乖受著。 有些暴脾氣的學生,心一橫干脆撂挑子不讀了,可千萬想仔細了,選擇退出的你竹籃打水一場空,最終只能收獲一個本科文憑。 讀研究生時候的同門師姐,C9高校工科碩博連讀,聽上去光環滿身,無疑是父母們口中別人家的孩子。師姐研一的時候剛進實驗室沒多久,還沒想好要不要讀博。 然而導師對這件事很上心,經常花言巧語,明示暗示一番后,她腦子一熱,有點心動。 再加上父母也希望女兒能夠繼續深造,于是師姐稀里糊涂地踏上了碩博連讀的不歸路。 其實做出這個決定前,師姐也有過很多擔心,網上關于博士們禿頭的案例層出不窮。 然而畢竟初生牛犢不怕虎,師姐想著導師親切負責,自己的科研能力也不差,發論文應該是手到擒來。 最初幾年,師姐的日子的確過得很舒服,她和導師之間溝通順暢,兩人經常一起討論問題,提出新的解決方案,師生相處無比融洽。 師姐也很爭氣,陸續發表了很多SCI文章,還獲得了多項專利,這下畢業應該沒問題了。 隨著畢業的時間越來越近,師姐發現導師對她的態度發生了三百六十度大轉彎。原先的溫聲細語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種雞蛋里挑骨頭。 找茬的次數多了,導師的目的也昭然若揭,擺明了不放師姐走,想讓師姐延期畢業,繼續為他賣力。 師姐有苦說不出,面對導師的剝削,她根本毫無辦法,只能默默承受。期間她多次和我傾訴,每次都是嚎啕大哭,怒斥導師壓榨學生。 她也想過放棄,但冷靜下來后還是繼續堅持,因為一旦放棄,就意味著這么多年的心血全都付諸東流,學位和研究成果都沒了。 在延期兩年之后,師姐終于畢業了。回想起這段經歷,師姐一陣后怕,要是當初她沒扛住,一時想不開走上了絕路,那后果當真不堪設想。 相較于那些先讀碩士,再讀博士,按部就班的博士生來說,碩博連讀和直博的學生無疑面臨著更高的風險,他們根本沒有退路,一旦開始了,只能硬著頭皮上。 熬最晚的夜,掉最多的頭發,所有的心酸和痛苦一人吞下,誰都不想辛苦這么多年,到頭來落得個本科生的結局。如此高昂的退出成本,足以令學生們望而生畏。 總的來說: 碩博連讀或是直博,相較普通招考的確可以節約1-2年的學習時間,聽上去很誘人,這條路對于一門心思想要讀博的人來說,無疑是康莊大道。 但是如果你只想混個高文憑,或者對于讀博還沒那么堅定,那可得小心考慮了。 博士生活的三重壓力足以把一個人壓垮,中途還沒有退出的機會,只能一條道走到黑,風險實在有些大。 我兒子就是這樣吃大虧了。本科畢業可以選擇保研,也可以直博。他思來想去反正以后可以轉博(碩博連讀)就選擇保研。結果在轉博時來了疫情,導師名額被一個以前碩士畢業的給占了(因為他無法上班,索性繼續讀博)。等我兒子碩士畢業,只能選擇申博,結果還得讀四年。活生生要多讀兩年。所以能直博還是直博吧。 作為工科學碩,我也糾結過是否要碩博連讀,但還是放棄了。我身邊大多數同學也沒有選擇碩博連讀,有的致力于讀博士的同學也沒有選擇碩博連讀或者直博,而是研三時候考博士。下面我說一下碩博連讀和直博的好處以及為什么有的同學不選擇這個方式。 碩博連讀的優點。第一,節省時間。以工科為例,學術型碩士研究生一般是三年學制,博士學制也是三年,但是大多數人三年無法畢業,五年畢業是常態,我還見過博士第六年才畢業的。讀完博士一般都年過30了,所以能省一年是一年,碩博連讀不需要進行碩士生畢業答辯,研三開始就進入博士狀態,也就是說碩士階段省了一年,那么博士畢業時間為少了一年。第二,降低讀博門檻。碩博連讀也要考試,但都是學院沒內部組織的,只要你意愿強烈,導師也要你,那基本就可以通過。但是研三時候考不同了,有的學校要全國統考,好的大學時申請考核制,不論哪種方式難度都非常大,現在的考博非常規范,就是初試復試分高者獲得名額,即便是導師非常想要你,但你排名靠后,老師也無能為力,所以“沒有考不上的博士”這句話已經成為了 歷史 ,如今考博,與考研很類似,現在考博二戰三戰的人非常多。而如果選擇碩博連讀就不需要這么難。 碩博連讀的缺點。第一,風險太大。我們首先要明確一個事,博士生是有可能無法畢業的,尤其是工科碩士。博士能否畢業要看研究方向是否選對、學校的實驗設備是否夠好、導師指導能力是不是強、運氣是不是好。工科博士想要畢業非常艱難,中途放棄的人也不少,對于非碩博連讀的人來說,博士畢不了業也有碩士畢業證和學位證,但是碩博連讀的人比不了連碩士畢業證學位證也沒有,也就是博士不能畢業了,辛辛苦苦幾年下來只有個本科學歷,這就相當于后路都沒有了。第二,選擇性少了。我們知道讀博的時候是可以跨專業的,只要你考的上就可以去讀。但是碩博連讀不能,碩士專業是什么博士專業這要是什么,一級學科不能變。有的人碩士專業就業不夠好,想讀博換專業,碩博連讀不給他這個機會。是不是選擇碩博連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要慎重選擇。 不是碩士不敢選碩博連讀或直博,你要明白讀完碩士繼續讀博士的人本來就不多,其中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博士畢業難。 前天開組會,師兄二十七八歲的人了,作完匯報被底下的老師“懟”的沒一點脾氣,從ppt形式到最后實驗結果,從頭到尾被批判了個遍, 先是質疑創新性不夠,后又反問成本太高實用性不強。尤其面對大老板的問題,弄得師兄無比尷尬。 大多數碩士不愿讀博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博士畢業難,而且越好的學校博士畢業要求越高,最低的是學校要求,除此之外有學院要求,像我們組博士要想畢業課題組還有更高的要求,并且要求博士期間必須去國外參加一次高水平學術會議。 如果把本科畢業難度設定為一,碩士畢業的大概為三,博士畢業的難度直接到十。 “兔子理論”很形象的說明了本科、碩士和博士的區別。本科生是學習撿“死”兔子, 本科的知識是別人發現并經過了反復驗證的知識,本科的訓練就是找一條捷徑把已經死了的兔子撿回來。 碩士生是學習打一只活兔子,兔子可以看到, 碩士要做的就是用從導師那學來的方法打這只活免子,打中了就可以畢業了。 博士是打一只看不見的活兔子,導師確定森林里有一只兔子存在,在哪兒不知道, 博士生要做的就是先找到這只兔子,當然也可能找不到,或者被別人先找到。博士要做的就是先找到這只兔子然后打死它。 本科四年,碩士2~3年,博士平均4~5年,本科畢業22歲,碩士畢業25,博士畢業基本都30出頭了,年齡一大就面臨著更多的壓力,結婚,生子,掙錢養家,30歲還在讀博,家庭條件一般讀博真的舉步維艱。
1、首先通過率一般小于10%。去年普遍試卷簡單,所以通過率稍高。
2、主要考3門,專利法、相關法、專代實務。尤其是專代實務是長期通過實踐才能得到的經驗。要求比較高。
3、專代考試每年一次,在年底考。基本每個省都設1-2個考點。
4、考試條件:高等院校理工科畢業、懂外語、有至少兩年工作經驗。
5、三門考試成績可以有效3年。你可以各個擊破,建議先去事務所學習學習。
首先要看你是什么專利,發明專利最不好通過,時間也最長,平局一個發明專利需要20月左右的審核時間。實用新型在6個月以上,外觀專利最簡單,但也是要6個月左右時間。
專利審核要看你的專利三性是否符合標準,整個審核流程還是比較復雜的,但請相信審核員的專業素質,他們會認真負責只有你自身專利足夠優秀才能增加通過審核的機率,祝你好運。
今日已有1243人獲取咨詢
電話咨詢
服務
微信
首頁
咨詢
電話
(1)審查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文件是否符合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發現存在可以補正的缺陷時,通知申請人以補正的方式消除缺陷,使其符合公布的條件;發現存在不可克服的缺陷時,發出審查意見通知書,指明缺陷的性質,并通過駁回的方式結束審查程序。
(2)審查申請人在提出專利申請的同時或者隨后提交的與專利申請有關的其他文件是否符合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發現文件存在缺陷時,根據缺陷的性質,通知申請人以補正的方式消除缺陷,或者直接作出文件視為未提交的決定。
(3)審查申請人提交的與專利申請有關的其他文件是否是在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規定的期限內或者專利局指定的期限內提交;期滿未提交或者逾期提交的,根據情況作出申請視為撤回或者文件視為未提交的決定。
(4)審查申請人繳納的有關費用的金額和期限是否符合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費用未繳納或者未繳足或者逾期繳納的,根據情況作出申請視為撤回或者請求視為未提出的決定。
怎樣確保一次通過不被駁回申請,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出現疏漏,我有哪些修改挽救的機會?
如果你指的是不發審查意見的話,這個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
直接授權的案子估計比例應該小于1%。絕大多數的案子,都是會在審查階段被提出意見。
只要你的技術的確新穎,有很好的技術效果,1~2次審查答復是比較有機會授權的。
至于出現漏洞這個問題。。
小的漏洞是可以在后續修改的。大的漏洞,后續沒法修改的話,案子就毀了。
一旦提交,相關文本就作為一種法律文件被確定了。
這也是要找專業人士來辦理的原因之一。
專利申請的時間取決于多個因素,包括申請人的國籍、申請的領域、專利局的工作效率等。一般而言,專利申請的過程包括以下幾個階段,每個階段都需要一定的時間:
1. 準備階段:這個階段包括確定發明創造、撰寫專利申請文件、準備相關材料等。準備階段的時間取決于發明創造的復雜性和申請人的準備工作能力,一般需要數周至數個月。
2. 申請階段:一旦專利申請文件準備完畢,申請人需要提交申請到相應的專利局。在此階段,專利局將對申請文件進行初步審查,主要檢查是否滿足法定要求和形式規定。申請階段的時間通常為數周至數個月。
3. 實質審查階段:如果申請符合初步審查要求,專利局將進行實質審查,包括對專利的可新穎性、創造性和工業適用性進行評估。實質審查的時間因國家和專利領域的不同而異,一般需要數月至數年。
4. 批準階段:如果專利被認定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和工業適用性,專利局將頒發專利權。在某些國家,還需要支付專利費用和進行其他程序。批準階段的時間也因國家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一般需要數周至數個月。
從專利申請到獲得專利權的整個過程通常需要數月至數年的時間,具體時間取決于各種因素。為了加快專利審查過程,申請人可以選擇加速審查或利用專利合作條約加速程序。
專利申請的時間取決于多個因素,包括以下幾點:
1. 國家/地區:不同國家/地區的專利局處理申請的速度不同。一般而言,一些主要的專利局如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美國專利商標局和歐洲專利局等,處理時間相對較長,需要數年時間。而一些其他國家/地區可能處理速度較快,只需要幾個月的時間。
2. 專利類型:不同類型的專利申請處理時間也不同。發明專利的審查通常需要相對較長的時間,而外觀設計專利的審查通常較為迅速。
3. 申請材料準備:申請人提交的材料是否齊全和準確也會影響申請處理的時間。如果申請材料有缺漏或錯誤,專利局可能會要求補充或修改,導致處理時間延長。
4. 申請人請求加速審查:在某些情況下,申請人可以根據規定提出加速審查的請求,以加快申請的處理時間。在某些國家/地區,如果申請人能證明專利的授權對其商業利益至關重要,他們可以請求加速審查,以縮短處理時間。
以上只是一般情況下的時間范圍,實際處理時間可能會有所波動。在申請專利之前,建議了解相關國家/地區的專利局的處理時間統計數據,并咨詢專利代理機構或律師以獲取更具體的信息。
我姐在考研究生的時候本可以選擇碩博連讀的,在我看來,不用考博士,直接碩博連讀是一件多么好的事情,但是在我姐的再三考慮下,她放棄了碩博連讀的資格,當時的我十分不理解她的選擇。但當我讀了大學,慢慢接觸了科研,我才明白她當時選擇的原因。 對于考大學來說,學校是很重要的,但是對于研究生來說,導師和專業更加重要,跟著一個好的導師,對于你科研路上的成績是至關重要的,導師的實力和研究方向也決定了你的研究方向。 讀博代價大,難畢業 。 博士作為學歷金字塔的頂層,想要博士畢業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哦! 博士畢業需要滿足學校和導師課題組對于畢業的要求,比如在畢業前要發表幾篇SCI等等,如果一方要求沒有達到就會延期畢業。而且對于已經快要博士畢業的同學他們已經二十八九歲了,面臨著很大的經濟和 社會 的壓力,如果此時他們再延期畢業的話對于他們來說無疑是“沉痛一擊”。所以讀博士代價很大,畢業風險高,導致很多學生對于博士學位“望而生畏”。 讀博帶來的經濟效益不足夠誘人 。 對于很多年輕人來說,提升學歷是為了提高自己的薪酬,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讀研究生,但是由于博士難畢業,并且讀博花費時間久,畢業薪酬也沒有顯著的提高,所以很多年輕人不愿意讀博,對于他們來說, 讀博士是一個“不經濟”的選擇。 如果沒有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導師,碩博連讀只會耽誤自己更久 。 每一個研究生都會選擇自己的導師,你的研究方向和課題必須是和自己導師一致的。但是可能你的導師在科研上很牛,但是你和他相處不來,這會導致你對于科研的興趣大大降低,也會影響你的研究成果。如果你很佛系,但老師充滿激情,斗志昂揚,你會覺得每天被壓榨的很辛苦。但如果你很有沖勁,但導師很佛系,就會遏制你前進的步伐。所以 導師好不好,相處才知道; 導師好不好,合適最重要 ! 所以如果你碩士期間遇到的導師并不合你的胃口,那選擇讀博只會延長煎熬的時間。 社會 和教育都在不斷變化,學生的選擇也隨之變化,選擇適合自己的路,然后留給世界一個酷酷的背影就夠了! 答題/ 帥小西De --期待為您解惑! 小西的答題肯定有些許不到之處,歡迎各位朋友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在碩士研究生階段,如果導師是博導,導師都希望自己的碩士研究生能夠直博或者碩博連讀,因為碩士時間短,研一上課,研三求職畢業,做科研的時間只有一年多一點,剛入門就畢業了,很難出好的成果。所以導師會覺得帶碩士不如帶博士劃算,如果新招一個博士,還需要重新適應實驗室環境文化,從新了解研究方向等,這都需要一個過程。如果是直博或碩博連讀,這些過程都省了,課題研究有連續性。所以直博和碩博連讀對于導師和學生都能帶來便利和優勢。很多學生不敢選直博或碩博連讀,我覺得原因有以下幾點: 這個也得看專業,我是理科的,幾乎就是天天實驗。目前研二,身邊有的就是直博的,也有的考博的。我說說我的所聞所見。 第一 直博的時間 直博有啥好呢,最大的好處在時間上, 直博是5年 。一般情況下碩士是3年,博士3年(還有的學校普博4年,浙江大學有的專業就是),一共6年,直博正常畢業可以少讀一年, 請注意,是正常畢業 ,延畢就不好說了。 第二 直博的兩種途徑 本科四年努力學習(醫學五年) 拿到學校 保研 資格,敲門磚有了,然后你去“敲”學校,基本就是在大三那年的暑假,你去報你想去的學校的夏令營(沒有敲門磚,你沒資格報),這其實就相當于你先去學校了解一下,去了后學校那邊會先介紹下他們情況,然后你去跟你想要的老師談, 老師是博導的 ,并且當年有名額的,只要他同意了,然后你八九月份過來考試,把相關流程都走了,基本你就是了。 另一種就是你 考研 ,研究生(默認就是碩士,叫法不一樣)的時候成績達到學校的要求,你老師是博士生導師的,你跟你老師說你想轉他的博士,他同意的話,然后給學校報備,這樣你也可以直博。 乍一看直博挺爽的,五年你就是博士了,而且 博士的補助也差不多是碩士的兩倍 ,那豈不是美滋滋,給誰誰不愿意。要是我本科那會的話,我肯定愿意,五年我就是博士了,現在我鐵定不愿意。從我身邊的人來看,博士壓力是很大的。 第三 什么是科研 ? 本科畢業時候,雖然也會做本科畢業設計,但是也就只能算是入門的入門,甚至都不算。那會你 對科研幾乎就是不知道,你知道估計就是知網 ,至少我當時是。有多少人保研考研,是因為對科研有所了解了,對它熱愛。大家基本就是,既然有機會那就繼續上。 第四 博轉碩要退錢 直接直博后,看似節省了一年,也不用考試了,但是同時也就沒有了退路,開學后你做了一段時間后發現,好家伙,這玩意不適合我,這個時候你只有兩種選擇,退學或是博轉碩,退學的話,你就只有本科學歷,你還不是應屆生了,也錯過了招聘會,代價太大了。選擇博轉碩,這個時候你要把 博士的補助,博士待遇的錢退回去,你已經花掉了 ,轉的越遲退的越多,到時候處在兩難境地,非常難受。 第五 導師與你脾氣不對頭 你本科畢業時候,保研去跟這個老師聊的時候,那你還沒確定要來,老師那都是畫餅高手,各種大餅給你畫的那是天花亂墜。他給你的印象肯定就是好的,一次談話對他能了解多少。正所謂日久見人心,慢慢的接觸多了后,你發現 他跟你脾氣不對頭 ,你這接下來的幾年不得難受死,碩士的話三年就走了,博士可就不好說了。 第六 課題,文章 博士跟碩士我覺得完全不是一個級別,在老師眼里估計也是,碩士就是散養,博士那是周周得談話。博士要自己做課題,基本就是老師給個題目,然后要做什么,怎么做,接下來就是你的事,你去找資料,做方案,然后跟老師討論。課題做著做著就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吧。還要發文章,最起碼的英文的。 第七 延畢 這是最崩潰的, 一方面可能是課題做不出來 ,發不了文章,達不到學校的畢業要求。 另一方面 是最無語的,文章也發了不少了,東西也做了, 你老師覺得你做的不行,不放你走 ,給你延畢個三四年,更甚的直接讓你讀滿8年(博士最多讀八年,到時候還不能畢業,不給學位證,你走人),你走吧,只有結業證,這個我見到過,直接把人搞的要抑郁了。博士延畢個一年半載那不是啥新鮮事,但這樣的真夠讓人難受的。 直博有賭的成分,你碰到了對你脾氣的老師,那你就賺了,接下來幾年雖然做課題累,但是也還好。碰到個不對頭的那后面要多難受有多難受。 生活中,你是不是也常看到這樣的新聞?為什么現在的高學歷的博士研究生會心理這么脆弱,頻頻選擇自殺呢?他們自殺背后的原因和新聞是不是會讓許多學生不敢選碩博連讀或者直博呢?這自然是多多少少都有聯系的。 1.讀博壓力大 生活在現在的 社會 ,我們無時無刻不感受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作為高學歷的博士生也是如此。讀博畢業難,博士的研究領域已經比較深入、知識難度較大,整日學習和做實驗卻很難有比較轟動的研究成果,因此畢業問題足以讓他們焦頭爛額,壓力山大了。來自家庭、年齡、工作的壓力,對于已是博士生的人來說,家里人的期望總是特別高的,然而要達到家人的期望并不是那么容易。此外因為年齡較大,他們又面臨婚姻、工作的困擾,研究出成果很難、畢業難,但成家、工作等事又節節逼近,這無疑也給了博士生巨大的壓力。 2.跟對導師很難 都說遇到一個好的老師是學生一生之幸,然而我們可以發現博士研究生輕生多多少少都和他們的導師有關系。蔡康永曾經在一篇文章中說到自己不讀博的原因。 可以說這樣的導師在現實中還是不少的,本來就要承受各種壓力的博士研究生還有可能被導師壓著不能畢業,充當廉價勞動力。這事攤在誰身上也會十分郁悶。所以許多學生不敢選碩博連讀或者直博也是怕跟錯導師,白白地浪費了大好的時光。 博士畢業難,科研、生活、工作壓力大,導師問題都會讓許多學生對碩博連讀或者直博望而卻步,不敢選碩博連讀或直博。 那么讀了這段文字的你是否會選擇碩博連讀或者直博嗎? 我是 博雅燕園 ,我來回答。 先簡單解釋一下概念。 所謂 碩博連讀 ,是指從在讀的碩士生中選拔出來攻讀博士的一種招生方式,對于打算碩博連讀的學生,需根據招生單位規定,提出申請并通過考核,被錄取后,就能進入博士階段的學習。 所謂 直博 ,就是本科生直接攻讀博士,也是選拔博士生的一種方式,通常是在保研的學生中選拔出來的優秀學生,直接攻讀博士學位,學習內容雖然沒有跳過碩士階段,但從確定那一刻起,只有拿到了博士學位才算畢業。 選擇選碩博連讀和直博有什么優勢? 需要說明的是,就現在的形勢看,愿意讀博的學生,選擇碩博連讀或直博的大有人在,很多在本科階段就有讀博打算的學生,第一想法就是傾向于碩博連讀,其次就是直博,因為這樣做,好處是很明顯的,主要是: 1、無論是碩博連讀還是直博,都比較節約時間,一般可以節約1-2年時間。 通常,碩博連讀或直博,花費5年左右就可以有機會完成學業,即便有些偏差,多花一年,也才6年,而如果按照正常路徑讀研后再讀博,一般碩士需要3年,博士4年,正常就需要七年,如果再有延期,就至少8年了。這個時間賬是很明白的。 2、從高校研究生制度來看,具有博士招生資格的,往往都是可以碩博連讀的,但并不是每個具有博士培養權限的高校都有直博招生資格。以往,只有一流大學才具有直博招生資格,很多其他高校本身就不具備直博招生資格,總體來看,選擇直博的人數量較少。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擁有直博招生資格的高校越來越多,尤其是這兩年,部分211及雙非大學,獲得了直博招生資格(比如西南 財經 大學就是2020年獲得直博招生資格的),這當然會使得直博生的人數增加,因為這些學校直博生的畢業要求相對不太高,使得不少學生傾向于走直博之路。 為何很多學生不敢選碩博連讀或者直博? 愿意走碩博連讀或直博的,依然不是很多,大多數學生并不敢也不太愿意走這樣的“捷徑”,原因主要有以下3條: 1、是否讀博,決定較晚 。如果是走碩博連讀,一般是需要在研一期間就完成轉博之路的,這就需要讀研剛開始,就能明確以后會讀博才行。但很多最終走了讀博之路的學生,決定讀博的時間比較晚,很多人在研一期間根本就沒打算讀博,自然就談不上要轉碩博連讀的問題。 至于直博,這是本科階段就需要決定讀博才可能會走的路子,很多人那會兒根本就不確定自己是否要讀博,根本不可能走直博之路。 2、壓力較大,畢業很難 。碩博連讀和直博因為花費時間都相對較少,學習壓力自然會比較大,研究任務往往會很重,要在規定的期間出成果、發論文,最終達到畢業要求,這往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何況還需要撰寫水準不低的畢業論文,壓力之大,不難想象,很多人根本不敢去嘗試。 3、難以退出,風險不小 。理論上,碩博連讀和直博是有“退出機制”的,就是,如果確實無法畢業,可以退回去拿碩士學位。但“開弓沒有回頭箭”是人之常情,如果花了五六年時間,卻最終只能拿到一個碩士學位,這是很難讓人接受的。 何況,并非所有高校都有退出機制。對于碩博連讀,某些高校原則上可以退出,但實際上很難操作;而對于直博,不少高校是壓根就不能退出的,中途并不頒發碩士學位,而是要么完成博士學業拿到博士學位,要么就是讀幾年還是本科學歷,如果最終不能畢業,那就虧大了。 既然風險都不小,還不如老老實實讀研拿到碩士學位,后面再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讀博,很多人自然就不敢或者不愿意選擇碩博連讀或直博了。 結束語 不能否認,走碩博連讀或直博,是讀博的“捷徑”,但“收益”與“風險”是對等的,要獲得“捷徑”的收益(主要是節約時間、導師穩定等),那就需要承擔相應的“風險”(主要是壓力大、畢業難、退出難等),很多人并不愿意承擔這些“風險”,所以不敢或者不愿意走碩博連讀或直博的路子,這是不難理解的。 隨著考研人數連年看漲, 碩士學歷在就業市場似乎越來越不值錢,大家紛紛開始考慮要不要讀博增加競爭力 。 然而作為博士招生中重要的兩種方式,很多學生卻不敢選擇碩博連讀或直博。 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首先來探討, 碩博連讀或是直博,這兩者和普通招考之間都有哪些差別。 1、碩博連讀和直博相比普通招考更加節約時間,對于一心想要讀博的學生大有好處 同樣是讀博士,碩博連讀和直博還是有些細微區別的。 碩博連讀,是從在校的優秀碩士生中進行篩選,從中選拔出讀博士的好料子。 碩士生提出申請,學校考核通過即可獲得繼續攻讀博士的資格。 直博學生的篩選比碩博連讀更早,它往往從本科學生中進行選拔,選上的學生直接攻讀博士學位。 對于那些從本科階段開始就打定主意一心想要讀博的學生來說,碩博連讀和直博無疑是更加劃算的。 這里就不得不提一提舅舅家的兒子,也就是我表哥。現在在某985高校讀環境科學,當初一進大學他就立志要讀博。 好在他也是個有天賦的孩子,各種科研項目搞得風生水起。老師們都很看好他,私下問他要不要直博。表哥一聽樂開了花,正中下懷。 關于讀博士,表哥有自己的一番考量。如果按部就班地走普通招考路徑, 碩士三年,博士四年,正常需要七年。 可這還沒算上延期的時間,博士可不容易畢業,這樣一來,沒個七八年是完不成的。 如果能夠獲得碩博連讀或者直博的機會,一般五六年就有機會完成學業,這豈不是一舉兩得。 想明白了的表哥趕緊準備好相關材料,報名了學校的直博考核。 經過層層選拔后,他終于如愿以償,心心念念的博士生活就要開始了。 對于一心想要讀博的表哥來說,碩博連讀或者是直博,的確是最好的選擇。 既滿足了他讀博的愿望,又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學業。然而相比于表哥對直博的強烈熱情, 另一個奇怪的現象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學生不敢選擇碩博連讀或是直博,背后的原因很是耐人尋味。 2、表面光鮮實則壓力山大的博士生活令學生望而卻步 博士,本來應該是智慧和能力的象征。 然而在如今的話語場中,大家提起博士,往往都是無奈苦笑。 外人眼中的光鮮和高學位都只是鏡花水月的表象,各中滋味冷暖自知。 博士生的生活并不好過,科研壓力、經濟壓力、就業壓力,這些就像一座座大山,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先來看經濟壓力,雖然國家的博士教育經費中涵蓋了生活補助、科研經費、獎學金等部分,但是數量上遠遠不足。 讀博窮三代,科研毀一生。 錢,毫無疑問是博士的首要壓力。 文科博士無疑是博士生態鏈里的最低端, 一般這些文科博士每月的補助大多在1200-1500之間。 這顯然是杯水車薪,科研之外,許多人不得不瞞著導師偷偷做其他兼職,不然日子根本沒法過,更別提談戀愛了,太花錢。 相比文科博士緊巴巴的日子,理工科博士的待遇稍微好些。 由于讀的是理工科,導師的橫向項目比較多,有時候會發錢補助手下的學生,因此博士們每個月能拿到2000元左右的工資。 發論文帶來的科研壓力貫穿了每個博士的研究生涯,想要發一篇國內核心期刊或者SCI文章,一點兒也不簡單。 在浩浩蕩蕩的博士大軍中,理工科博士要發論文尤其難,比如生物工程這種學科,要想出研究成果,導師指導,實驗室設備,兩者缺一不可。 運氣不好碰上學校沒錢,買不起好設備。何時能出成果,誰也不知道。 由于博士們有著強烈的發論文需求,因此漸漸衍生出了交錢發論文的交易。 只要有錢,再難的事都好辦。 一篇國內核心期刊的論文,版面費在四千元左右 有些人辛辛苦苦禿頭搞研究,而有些人卻輕輕松松坐享其成。 如此不公平的現象,難免令很多博士生心寒。 就業壓力 就像是懸在博士生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讓人寢食難安。無論是文科還是理工科,大多數博士生的就業方向主要集中在高校或者科研院所。 然而近幾年在高校招聘中,海歸博士特別吃香,國內的土博士們很難找到滿意的工作。 再加上如今高校職位接近飽和,僧多肉少的局面更是加劇了競爭壓力。 看著周圍同齡的朋友們都逐漸娶妻生子,買房買車,而自己卻連工作也還沒著落,如此反差難免令人失落。 人們本以為博士是追求學術,追求真理的理想樂園,可真實體驗后才發現你我都只不過是困獸之斗。 3、中途退出只能收獲本科文憑,高昂的退出成本令學生望而生畏 開弓沒有回頭箭,一旦踏出了碩博連讀和直博的腳步,接下來的事情就不是你能決定的了,老老實實搞研究才是你唯一的出路。 運氣不好碰到一個糟心的老師,遲遲不肯放你畢業,委屈也沒用,只能乖乖受著。 有些暴脾氣的學生,心一橫干脆撂挑子不讀了,可千萬想仔細了,選擇退出的你竹籃打水一場空,最終只能收獲一個本科文憑。 讀研究生時候的同門師姐,C9高校工科碩博連讀,聽上去光環滿身,無疑是父母們口中別人家的孩子。師姐研一的時候剛進實驗室沒多久,還沒想好要不要讀博。 然而導師對這件事很上心,經常花言巧語,明示暗示一番后,她腦子一熱,有點心動。 再加上父母也希望女兒能夠繼續深造,于是師姐稀里糊涂地踏上了碩博連讀的不歸路。 其實做出這個決定前,師姐也有過很多擔心,網上關于博士們禿頭的案例層出不窮。 然而畢竟初生牛犢不怕虎,師姐想著導師親切負責,自己的科研能力也不差,發論文應該是手到擒來。 最初幾年,師姐的日子的確過得很舒服,她和導師之間溝通順暢,兩人經常一起討論問題,提出新的解決方案,師生相處無比融洽。 師姐也很爭氣,陸續發表了很多SCI文章,還獲得了多項專利,這下畢業應該沒問題了。 隨著畢業的時間越來越近,師姐發現導師對她的態度發生了三百六十度大轉彎。原先的溫聲細語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種雞蛋里挑骨頭。 找茬的次數多了,導師的目的也昭然若揭,擺明了不放師姐走,想讓師姐延期畢業,繼續為他賣力。 師姐有苦說不出,面對導師的剝削,她根本毫無辦法,只能默默承受。期間她多次和我傾訴,每次都是嚎啕大哭,怒斥導師壓榨學生。 她也想過放棄,但冷靜下來后還是繼續堅持,因為一旦放棄,就意味著這么多年的心血全都付諸東流,學位和研究成果都沒了。 在延期兩年之后,師姐終于畢業了。回想起這段經歷,師姐一陣后怕,要是當初她沒扛住,一時想不開走上了絕路,那后果當真不堪設想。 相較于那些先讀碩士,再讀博士,按部就班的博士生來說,碩博連讀和直博的學生無疑面臨著更高的風險,他們根本沒有退路,一旦開始了,只能硬著頭皮上。 熬最晚的夜,掉最多的頭發,所有的心酸和痛苦一人吞下,誰都不想辛苦這么多年,到頭來落得個本科生的結局。如此高昂的退出成本,足以令學生們望而生畏。 總的來說: 碩博連讀或是直博,相較普通招考的確可以節約1-2年的學習時間,聽上去很誘人,這條路對于一門心思想要讀博的人來說,無疑是康莊大道。 但是如果你只想混個高文憑,或者對于讀博還沒那么堅定,那可得小心考慮了。 博士生活的三重壓力足以把一個人壓垮,中途還沒有退出的機會,只能一條道走到黑,風險實在有些大。 我兒子就是這樣吃大虧了。本科畢業可以選擇保研,也可以直博。他思來想去反正以后可以轉博(碩博連讀)就選擇保研。結果在轉博時來了疫情,導師名額被一個以前碩士畢業的給占了(因為他無法上班,索性繼續讀博)。等我兒子碩士畢業,只能選擇申博,結果還得讀四年。活生生要多讀兩年。所以能直博還是直博吧。 作為工科學碩,我也糾結過是否要碩博連讀,但還是放棄了。我身邊大多數同學也沒有選擇碩博連讀,有的致力于讀博士的同學也沒有選擇碩博連讀或者直博,而是研三時候考博士。下面我說一下碩博連讀和直博的好處以及為什么有的同學不選擇這個方式。 碩博連讀的優點。第一,節省時間。以工科為例,學術型碩士研究生一般是三年學制,博士學制也是三年,但是大多數人三年無法畢業,五年畢業是常態,我還見過博士第六年才畢業的。讀完博士一般都年過30了,所以能省一年是一年,碩博連讀不需要進行碩士生畢業答辯,研三開始就進入博士狀態,也就是說碩士階段省了一年,那么博士畢業時間為少了一年。第二,降低讀博門檻。碩博連讀也要考試,但都是學院沒內部組織的,只要你意愿強烈,導師也要你,那基本就可以通過。但是研三時候考不同了,有的學校要全國統考,好的大學時申請考核制,不論哪種方式難度都非常大,現在的考博非常規范,就是初試復試分高者獲得名額,即便是導師非常想要你,但你排名靠后,老師也無能為力,所以“沒有考不上的博士”這句話已經成為了 歷史 ,如今考博,與考研很類似,現在考博二戰三戰的人非常多。而如果選擇碩博連讀就不需要這么難。 碩博連讀的缺點。第一,風險太大。我們首先要明確一個事,博士生是有可能無法畢業的,尤其是工科碩士。博士能否畢業要看研究方向是否選對、學校的實驗設備是否夠好、導師指導能力是不是強、運氣是不是好。工科博士想要畢業非常艱難,中途放棄的人也不少,對于非碩博連讀的人來說,博士畢不了業也有碩士畢業證和學位證,但是碩博連讀的人比不了連碩士畢業證學位證也沒有,也就是博士不能畢業了,辛辛苦苦幾年下來只有個本科學歷,這就相當于后路都沒有了。第二,選擇性少了。我們知道讀博的時候是可以跨專業的,只要你考的上就可以去讀。但是碩博連讀不能,碩士專業是什么博士專業這要是什么,一級學科不能變。有的人碩士專業就業不夠好,想讀博換專業,碩博連讀不給他這個機會。是不是選擇碩博連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要慎重選擇。 不是碩士不敢選碩博連讀或直博,你要明白讀完碩士繼續讀博士的人本來就不多,其中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博士畢業難。 前天開組會,師兄二十七八歲的人了,作完匯報被底下的老師“懟”的沒一點脾氣,從ppt形式到最后實驗結果,從頭到尾被批判了個遍, 先是質疑創新性不夠,后又反問成本太高實用性不強。尤其面對大老板的問題,弄得師兄無比尷尬。 大多數碩士不愿讀博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博士畢業難,而且越好的學校博士畢業要求越高,最低的是學校要求,除此之外有學院要求,像我們組博士要想畢業課題組還有更高的要求,并且要求博士期間必須去國外參加一次高水平學術會議。 如果把本科畢業難度設定為一,碩士畢業的大概為三,博士畢業的難度直接到十。 “兔子理論”很形象的說明了本科、碩士和博士的區別。本科生是學習撿“死”兔子, 本科的知識是別人發現并經過了反復驗證的知識,本科的訓練就是找一條捷徑把已經死了的兔子撿回來。 碩士生是學習打一只活兔子,兔子可以看到, 碩士要做的就是用從導師那學來的方法打這只活免子,打中了就可以畢業了。 博士是打一只看不見的活兔子,導師確定森林里有一只兔子存在,在哪兒不知道, 博士生要做的就是先找到這只兔子,當然也可能找不到,或者被別人先找到。博士要做的就是先找到這只兔子然后打死它。 本科四年,碩士2~3年,博士平均4~5年,本科畢業22歲,碩士畢業25,博士畢業基本都30出頭了,年齡一大就面臨著更多的壓力,結婚,生子,掙錢養家,30歲還在讀博,家庭條件一般讀博真的舉步維艱。
1、首先通過率一般小于10%。去年普遍試卷簡單,所以通過率稍高。
2、主要考3門,專利法、相關法、專代實務。尤其是專代實務是長期通過實踐才能得到的經驗。要求比較高。
3、專代考試每年一次,在年底考。基本每個省都設1-2個考點。
4、考試條件:高等院校理工科畢業、懂外語、有至少兩年工作經驗。
5、三門考試成績可以有效3年。你可以各個擊破,建議先去事務所學習學習。
首先要看你是什么專利,發明專利最不好通過,時間也最長,平局一個發明專利需要20月左右的審核時間。實用新型在6個月以上,外觀專利最簡單,但也是要6個月左右時間。
專利審核要看你的專利三性是否符合標準,整個審核流程還是比較復雜的,但請相信審核員的專業素質,他們會認真負責只有你自身專利足夠優秀才能增加通過審核的機率,祝你好運。
(1)審查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文件是否符合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發現存在可以補正的缺陷時,通知申請人以補正的方式消除缺陷,使其符合公布的條件;發現存在不可克服的缺陷時,發出審查意見通知書,指明缺陷的性質,并通過駁回的方式結束審查程序。
(2)審查申請人在提出專利申請的同時或者隨后提交的與專利申請有關的其他文件是否符合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發現文件存在缺陷時,根據缺陷的性質,通知申請人以補正的方式消除缺陷,或者直接作出文件視為未提交的決定。
(3)審查申請人提交的與專利申請有關的其他文件是否是在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規定的期限內或者專利局指定的期限內提交;期滿未提交或者逾期提交的,根據情況作出申請視為撤回或者文件視為未提交的決定。
(4)審查申請人繳納的有關費用的金額和期限是否符合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費用未繳納或者未繳足或者逾期繳納的,根據情況作出申請視為撤回或者請求視為未提出的決定。
怎樣確保一次通過不被駁回申請,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出現疏漏,我有哪些修改挽救的機會?
如果你指的是不發審查意見的話,這個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
直接授權的案子估計比例應該小于1%。絕大多數的案子,都是會在審查階段被提出意見。
只要你的技術的確新穎,有很好的技術效果,1~2次審查答復是比較有機會授權的。
至于出現漏洞這個問題。。
小的漏洞是可以在后續修改的。大的漏洞,后續沒法修改的話,案子就毀了。
一旦提交,相關文本就作為一種法律文件被確定了。
這也是要找專業人士來辦理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