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回答
專利申請號就是專利號。
專利受理后,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下屬的知識產權局專利局,會發送《專利申請受理通知書》,在第一個條形碼分割線最左側上方之間,會有“專利號或申請號”一覽,后面是一位13位數字,這就是專利號。專利證書下來后,在專利號一覽中,會再度出現該號碼。不同的是,該號碼前面,會出現ZL兩個字母。ZL是“專利”兩個字的漢語拼音“zhuan li"的縮寫。這種組合方式,是體現在專利證書上的專利號。
在實際應用用,無論是查詢專利,還是填寫其它表格,都不用填寫ZL兩個字母的。
我國現在的專利號是13位置的,第一至第四位表示年份,比如“201721607578.9”這個專利號中的“2017”,表示公元2017年。
第五位表示專利類型,其中用“1”表示發明專利;“2”表示實用新型專利;“3”表示外觀設計專利。
第六位到第十二位數字,表示本年度專利申報流水號,比如“201721607578.9”這個專利號中跟,“1607578”表示該專利是2017年第一百六十萬零七千五百七十八個實用新型專利申請。
第十三位數字和第十二數字之間,有一個分隔字符".",分隔字符后面的數字或字母,表示校驗碼。校驗碼包括0、1、2、3、4、5、6、7、8、9、0是個數字和X這個字母。拓展資料
專利證書的校驗碼。
從第1位到第12位數字依次以下列變量代表:X4, X3, X2, X1, Y, Z7, Z6, Z5 ,Z4 ,Z3 ,Z2 ,Z1。校驗位的計算公式為:
(X4*2+X3*3+X2*4+X1*5+Y*6+Z7*7+Z6*8+Z5*9+Z4*2+Z3*3+Z2*4+Z1*5)MOD(11)
余數為幾,校驗位就為幾,如果余數為10,則對應的為校驗位為X。
專利申請號就是專利號。
專利受理后,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下屬的知識產權局專利局,會發送《專利申請受理通知書》,在第一個條形碼分割線最左側上方之間,會有“專利號或申請號”一覽,后面是一位13位數字,這就是專利號。專利證書下來后,在專利號一覽中,會再度出現該號碼。不同的是,該號碼前面,會出現ZL兩個字母。ZL是“專利”兩個字的漢語拼音“zhuan li"的縮寫。這種組合方式,是體現在專利證書上的專利號。
在實際應用用,無論是查詢專利,還是填寫其它表格,都不用填寫ZL兩個字母的。
我國現在的專利號是13位置的,第一至第四位表示年份,比如“201721607578.9”這個專利號中的“2017”,表示公元2017年。
第五位表示專利類型,其中用“1”表示發明專利;“2”表示實用新型專利;“3”表示外觀設計專利。
第六位到第十二位數字,表示本年度專利申報流水號,比如“201721607578.9”這個專利號中跟,“1607578”表示該專利是2017年第一百六十萬零七千五百七十八個實用新型專利申請。
第十三位數字和第十二數字之間,有一個分隔字符".",分隔字符后面的數字或字母,表示校驗碼。校驗碼包括0、1、2、3、4、5、6、7、8、9、0是個數字和X這個字母。拓展資料
專利證書的校驗碼。
從第1位到第12位數字依次以下列變量代表:X4, X3, X2, X1, Y, Z7, Z6, Z5 ,Z4 ,Z3 ,Z2 ,Z1。校驗位的計算公式為:
(X4*2+X3*3+X2*4+X1*5+Y*6+Z7*7+Z6*8+Z5*9+Z4*2+Z3*3+Z2*4+Z1*5)MOD(11)
余數為幾,校驗位就為幾,如果余數為10,則對應的為校驗位為X。
根據提供的信息,\"專利申請號X是哪個數字\"需要進一步澄清。專利申請號通常由字母和數字組成,用于唯一標識一個專利申請案。而X代表了需要確定的數字或字母。如果我們具體了解X所代表的位置或含義,才能確定X對應的數字或字母。
請提供更多具體的信息,例如X所在的位置或者與X相關的其他背景信息,以便能夠詳細回答你的問題。
對不起,我無法提供給您關于具體的專利申請號X對應的數字,因為我無法直接訪問互聯網。專利申請號是由相關機構為每個特定的專利申請所分配的唯一識別號碼。如果您想要查找特定的專利申請號對應的數字,我建議您訪問相關的專利注冊機構或專利數據庫,并使用該專利申請號進行查詢。
專利號以其漢語拼音的首位字母“ZL”開頭,后繼九位數字和一個小數點,
其中小數點前八位中最前面兩位數表示申請專利的年代;
第三位數表示申請專利的類別。1為發明,2為實用新型,3為外觀設計;
第四位至第八位數代表當年該類專利申請的序號;
小數點后面一位數是計算機的檢驗號,它是用前八位數依次與2、3、4、5、6、7、8、9相乘,將它們的乘積相加所得之和,用11除后所得的余數。
當余數為10時,用X表示,例如:楊子冰箱液體排放裝置的專利號為ZL88201465.X,即該專利是1988年申請的第1465件實用新型專利,其中X是這樣得出的:8×2+8×3+2×4+0×5+1×6+4×7+6×8+5×9=175,將175除以11,所得余數為10,即用X表示。
由此可知,如發現商品上所標專利號有下列問題,即可認定是偽造專利號的冒充專利產品:①專利號不完整;②專利號前兩位數小于85;③第三位數是1、2、3以外的數;④小數點后一位數是與用前面介紹的計算方法計算結果不符的數。
這個是專利文獻著錄項目識別代碼。具體如下:10文獻標志(11)文獻號(專利號)(12)文獻類別(13)根據WIPO標準ST.16制定的文獻種類代碼 (15) 有關專利修正的信息(19)公布專利文獻的國家或機構20申請數據(21)申請號(22)申請日期(23)其它日期(包括展覽登記日期,遞交臨時說明書,遞交完整說明書登記日期)(24)所有權生效日期(25)原始申請公布時的語種(26)申請公布的語種30優先權數據(31)優先申請號(32)優先申請日期(33)優先申請國家或組織40文獻的公知日期(41)未經審查且尚未批準專利的說明書,向公眾公開閱覽或接受復制的日期。(42)經審查但尚未批準專利的說明書,向公眾提供閱覽或接受復制的日期。(43)未經審查和尚未批準專利的說明書印刷或類似方法出版的日期。(44)經審查尚未批準專利的說明書經印刷或類似方法出版的日期。(45)經審查批準專利的說明書的印刷或類似方法出版的日期。(46)專利權項的印刷或類似方法出版的日期。(47)已批準專利的說明書向公眾提供閱覽或復制的日期。(48)經過修正的專利文獻公布日期.50技術信息(51)國際專利分類號,簡寫成Int.Cln.,Cl右上角的數字,表示IPC的版次,如Int.Cl3表示是IPC的第三版。(52)本國專利分類號(53)國際十進制分類號(54)發明題目(55)關鍵詞(56)已發表過的有關技術水平的文獻(57)文摘及專利權項(58)審查時所需檢索學科的范圍40文獻的公知日期(41)未經審查且尚未批準專利的說明書,向公眾公開閱覽或接受復制的日期。(42)經審查但尚未批準專利的說明書,向公眾提供閱覽或接受復制的日期。(43)未經審查和尚未批準專利的說明書印刷或類似方法出版的日期。(44)經審查尚未批準專利的說明書經印刷或類似方法出版的日期。(45)經審查批準專利的說明書的印刷或類似方法出版的日期。(46)專利權項的印刷或類似方法出版的日期。(47)已批準專利的說明書向公眾提供閱覽或復制的日期。(48)經過修正的專利文獻公布日期.50技術信息(51)國際專利分類號,簡寫成Int.Cln.,Cl右上角的數字,表示IPC的版次,如Int.Cl3表示是IPC的第三版。(52)本國專利分類號(53)國際十進制分類號(54)發明題目(55)關鍵詞(56)已發表過的有關技術水平的文獻(57)文摘及專利權項(58)審查時所需檢索學科的范圍60其它法定的有關國內專利文獻的參考項目(61)增補專利(62)分案申請(63)繼續申請(64)再公告專利(65)與該申請有關的早期公布的專利文獻號(66)由當前文獻所取代的較早申請的提出日期及申請號,既同一發明較早申請駁回之后提出的較晚申請。(67)專利申請的提交日期及申請號,或授權專利號,以此為基礎提交的當前實用新型申請或注冊的實用新型(或類似工業產權,諸如實用證書或實用創新)。(68)對補充保護證書而言的基本專利號和/或專利文獻公布號。70與專利文獻有關的人事項目(71)申請人姓名(或公司名稱)(72)發明人姓名(73)受讓人姓名(或公司名稱)(74)律師或代理人姓名(75)同是申請人的發明人姓名(76)既是發明人也是申請人和受讓人的姓名80/90國際組織有關項目,以及與補充保護證書法律有關的數據(81)專利合作條約的指定國(83)根據布達佩斯條約微生物保存的有關信息(84)根據地區專利公約指定的締約國家(85)根據專利合作條約第23條(1)或第40條(1)進入國家階段的日期。(86)國際申請著錄項目,如申請號、出版文種及申請日期(87)國際專利文獻號、文種及出版日期(88)歐洲檢索報告的出版日期(89)相互承認保護文件協約的起源國別及文件號。(91)根據PCT提出的國際申請日期,該日期由于未進入國家或地區階段而在一個或幾個指定國或選定國失效,或不進入國家或地區階段的確定日期。(92)第一次國家允許作為醫藥品向市場供貨的日期及號碼(用于補充保護證書) (93)第一次允許作為藥品向地區經濟共同體市場供貨的號碼、實施日期及國家(用于補充保護證書)(94)補充保護證書的有效期及有效期屆滿的計算日期(95)受基本專利保護并申請了補充保護證書或已授予了補充保護證書的產品名稱。(96)地區申請數據,即申請日、申請號、最初提交申請公布的任意語種。(97)地區申請(或已經授權的地區專利)公布數據,即公布日期、公布號、申請(或專利)公布的任選語種。
專利申請時,有一個專利申請號,如果獲得了授權,則在該號碼前加“ZL”成為專利號。 專利申請號的最后一位是校驗位,是用來檢驗申請號正誤,其計算公式為: S=X4*2+X3*3+X2*4+X1*5+Y*6+Z7*7+Z6*8+Z5*9+Z4*2+Z3*3+Z2*4+Z1*5 mod 11 即各位數字依次和2、3、4...9相乘求和后除以11的余數,舉例: 申請號:201710601862.3 其校驗位計算方式為:(2*2+0*3+1*4+7*5+1*6+0*7+6*8+0*9+1*2+8*3+6*4+2*5)mod 11=3專利號以其漢語拼音的首位字母“ZL”開頭,后繼九位數字和一個小數點,其中小數點前八位中最前面兩位數表示申請專利的年代;第三位數表示申請專利的類別。1為發明,2為實用新型,3為外觀設計;第四位至第八位數代表當年該類專利申請的序號;小數點后面一位數是計算機的檢驗號,它是用前八位數依次與2、3、4、5、6、7、8、9相乘,將它們的乘積相加所得之和,用11除后所得的余數。當余數為10時,用X表示,例如:楊子冰箱液體排放裝置的專利號為ZL88201465.X,即該專利是1988年申請的第1465件實用新型專利,其中X是這樣得出的:8×2+8×3+2×4+0×5+1×6+4×7+6×8+5×9=175,將175除以11,所得余數為10,即用X表示。由此可知,如發現商品上所標專利號有下列問題,即可認定是偽造專利號的冒充專利產品:①專利號不完整;②專利號前兩位數小于85;③第三位數是1、2、3以外的數;④小數點后一位數是與用前面介紹的計算方法計算結果不符的數。
專利申請必然會有一連串的號碼,又叫專利申請號,它究竟代表什么?今天一品知識產權教您怎么看懂這些數字!專利申請號的每個數字代表什么專利申請號通常都由12個阿拉伯數字組成,通過這12個數字便可明確的甄別該專利的申請年份、種類及相應順序。專利號:ZL201820123454.X(該專利號為編者隨意編寫)其中前四位數字代表受理申請的年份,第五位數字則代表專利種類為實用新型(1為發明,2位實用新型,3為外觀設計專利,8則代表進入中國國家階段的PCT發明專利,9則為進入中國國家階段的PCT實用專利),第六至第十二位數字(共7位)則為申請流水號表示受理該專利申請的相對順序。通過這段文字,相信申請人就明白了專利申請號的大概組成,那么申請號有什么作用?專利申請號是國知局在受理專利申請后給予該專利申請的一種特別的號碼,每件被受理的專利都擁有其獨一無二的專利申請號,它相當于專利申請時專利的身份證。專利申請號在專利授權后就會成為專利號。專利在申請過程中,不得將專利申請號標注在產品或產品包裝上,否則將有冒充專利的行為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