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回答
專利申請號就是專利號。
專利受理后,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下屬的知識產權局專利局,會發送《專利申請受理通知書》,在第一個條形碼分割線最左側上方之間,會有“專利號或申請號”一覽,后面是一位13位數字,這就是專利號。專利證書下來后,在專利號一覽中,會再度出現該號碼。不同的是,該號碼前面,會出現ZL兩個字母。ZL是“專利”兩個字的漢語拼音“zhuan li"的縮寫。這種組合方式,是體現在專利證書上的專利號。
在實際應用用,無論是查詢專利,還是填寫其它表格,都不用填寫ZL兩個字母的。
我國現在的專利號是13位置的,第一至第四位表示年份,比如“201721607578.9”這個專利號中的“2017”,表示公元2017年。
第五位表示專利類型,其中用“1”表示發明專利;“2”表示實用新型專利;“3”表示外觀設計專利。
第六位到第十二位數字,表示本年度專利申報流水號,比如“201721607578.9”這個專利號中跟,“1607578”表示該專利是2017年第一百六十萬零七千五百七十八個實用新型專利申請。
第十三位數字和第十二數字之間,有一個分隔字符".",分隔字符后面的數字或字母,表示校驗碼。校驗碼包括0、1、2、3、4、5、6、7、8、9、0是個數字和X這個字母。拓展資料
專利證書的校驗碼。
從第1位到第12位數字依次以下列變量代表:X4, X3, X2, X1, Y, Z7, Z6, Z5 ,Z4 ,Z3 ,Z2 ,Z1。校驗位的計算公式為:
(X4*2+X3*3+X2*4+X1*5+Y*6+Z7*7+Z6*8+Z5*9+Z4*2+Z3*3+Z2*4+Z1*5)MOD(11)
余數為幾,校驗位就為幾,如果余數為10,則對應的為校驗位為X。
專利申請號就是專利號。
專利受理后,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下屬的知識產權局專利局,會發送《專利申請受理通知書》,在第一個條形碼分割線最左側上方之間,會有“專利號或申請號”一覽,后面是一位13位數字,這就是專利號。專利證書下來后,在專利號一覽中,會再度出現該號碼。不同的是,該號碼前面,會出現ZL兩個字母。ZL是“專利”兩個字的漢語拼音“zhuan li"的縮寫。這種組合方式,是體現在專利證書上的專利號。
在實際應用用,無論是查詢專利,還是填寫其它表格,都不用填寫ZL兩個字母的。
我國現在的專利號是13位置的,第一至第四位表示年份,比如“201721607578.9”這個專利號中的“2017”,表示公元2017年。
第五位表示專利類型,其中用“1”表示發明專利;“2”表示實用新型專利;“3”表示外觀設計專利。
第六位到第十二位數字,表示本年度專利申報流水號,比如“201721607578.9”這個專利號中跟,“1607578”表示該專利是2017年第一百六十萬零七千五百七十八個實用新型專利申請。
第十三位數字和第十二數字之間,有一個分隔字符".",分隔字符后面的數字或字母,表示校驗碼。校驗碼包括0、1、2、3、4、5、6、7、8、9、0是個數字和X這個字母。拓展資料
專利證書的校驗碼。
從第1位到第12位數字依次以下列變量代表:X4, X3, X2, X1, Y, Z7, Z6, Z5 ,Z4 ,Z3 ,Z2 ,Z1。校驗位的計算公式為:
(X4*2+X3*3+X2*4+X1*5+Y*6+Z7*7+Z6*8+Z5*9+Z4*2+Z3*3+Z2*4+Z1*5)MOD(11)
余數為幾,校驗位就為幾,如果余數為10,則對應的為校驗位為X。
專利申請表編號是由國家知識產權局根據申請順序給予申請表的唯一標識,用于區分每個申請表。填寫專利申請表編號需要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1. 打開專利申請表:打開需要填寫的專利申請表,這是一份標準格式的表格,包含了各種申請信息的填寫欄目。
2. 查找申請表編號欄目:在專利申請表的頂部或底部,會有一個明顯的欄目用于填寫申請表編號。這個欄目可能被標注為“申請號”、“申請表編號”、“申請序號”等等。
3. 確定申請表編號:聯系國家知識產權局或相關專利機構,獲取專利申請表編號。通常情況下,申請表編號是在遞交專利申請時由專利局分配的。
4. 填寫申請表編號:將獲取到的專利申請表編號填寫到專利申請表的相應欄目中。確保準確無誤地填寫專利申請表編號,以避免混淆或錯誤。
不同國家或地區的專利申請表編號的填寫方式可能有所不同,具體填寫方法應根據當地的法規和規定進行操作。
填寫專利申請表編號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填寫,一般根據申請時間和申請順序規定編號。以下是填寫專利申請表編號的詳細步驟:
1. 確定申請日期:專利申請表編號通常是按照申請的時間順序排列,所以首先確定申請的日期。
2. 確定申請順序:如果是在一個機構或者公司內部進行專利申請,那么可以根據申請的順序直接編號。如果是在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申請,一般會有專門的申請序號安排。
3. 填寫專利申請表:根據專利申請表的具體要求填寫相關信息,包括發明人、申請人、發明名稱、摘要等內容。
4. 填寫編號欄:在專利申請表的頂部或指定位置,有一個用于填寫編號的欄目。根據申請的時間順序和申請順序規定,填寫相應的編號。
5. 編號格式:根據不同的機構和國家,專利申請表編號的格式可能會有所不同。編號由數字和字母組成,比如2021-XXXXX或者CNXXXXX。所以在填寫編號的時候,要遵循所在機構或者國家的要求。
填寫專利申請表編號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填寫,按照申請時間和申請順序進行編號,并遵循所在機構或者國家的要求。
這個是專利文獻著錄項目識別代碼。具體如下:10文獻標志(11)文獻號(專利號)(12)文獻類別(13)根據WIPO標準ST.16制定的文獻種類代碼 (15) 有關專利修正的信息(19)公布專利文獻的國家或機構20申請數據(21)申請號(22)申請日期(23)其它日期(包括展覽登記日期,遞交臨時說明書,遞交完整說明書登記日期)(24)所有權生效日期(25)原始申請公布時的語種(26)申請公布的語種30優先權數據(31)優先申請號(32)優先申請日期(33)優先申請國家或組織40文獻的公知日期(41)未經審查且尚未批準專利的說明書,向公眾公開閱覽或接受復制的日期。(42)經審查但尚未批準專利的說明書,向公眾提供閱覽或接受復制的日期。(43)未經審查和尚未批準專利的說明書印刷或類似方法出版的日期。(44)經審查尚未批準專利的說明書經印刷或類似方法出版的日期。(45)經審查批準專利的說明書的印刷或類似方法出版的日期。(46)專利權項的印刷或類似方法出版的日期。(47)已批準專利的說明書向公眾提供閱覽或復制的日期。(48)經過修正的專利文獻公布日期.50技術信息(51)國際專利分類號,簡寫成Int.Cln.,Cl右上角的數字,表示IPC的版次,如Int.Cl3表示是IPC的第三版。(52)本國專利分類號(53)國際十進制分類號(54)發明題目(55)關鍵詞(56)已發表過的有關技術水平的文獻(57)文摘及專利權項(58)審查時所需檢索學科的范圍40文獻的公知日期(41)未經審查且尚未批準專利的說明書,向公眾公開閱覽或接受復制的日期。(42)經審查但尚未批準專利的說明書,向公眾提供閱覽或接受復制的日期。(43)未經審查和尚未批準專利的說明書印刷或類似方法出版的日期。(44)經審查尚未批準專利的說明書經印刷或類似方法出版的日期。(45)經審查批準專利的說明書的印刷或類似方法出版的日期。(46)專利權項的印刷或類似方法出版的日期。(47)已批準專利的說明書向公眾提供閱覽或復制的日期。(48)經過修正的專利文獻公布日期.50技術信息(51)國際專利分類號,簡寫成Int.Cln.,Cl右上角的數字,表示IPC的版次,如Int.Cl3表示是IPC的第三版。(52)本國專利分類號(53)國際十進制分類號(54)發明題目(55)關鍵詞(56)已發表過的有關技術水平的文獻(57)文摘及專利權項(58)審查時所需檢索學科的范圍60其它法定的有關國內專利文獻的參考項目(61)增補專利(62)分案申請(63)繼續申請(64)再公告專利(65)與該申請有關的早期公布的專利文獻號(66)由當前文獻所取代的較早申請的提出日期及申請號,既同一發明較早申請駁回之后提出的較晚申請。(67)專利申請的提交日期及申請號,或授權專利號,以此為基礎提交的當前實用新型申請或注冊的實用新型(或類似工業產權,諸如實用證書或實用創新)。(68)對補充保護證書而言的基本專利號和/或專利文獻公布號。70與專利文獻有關的人事項目(71)申請人姓名(或公司名稱)(72)發明人姓名(73)受讓人姓名(或公司名稱)(74)律師或代理人姓名(75)同是申請人的發明人姓名(76)既是發明人也是申請人和受讓人的姓名80/90國際組織有關項目,以及與補充保護證書法律有關的數據(81)專利合作條約的指定國(83)根據布達佩斯條約微生物保存的有關信息(84)根據地區專利公約指定的締約國家(85)根據專利合作條約第23條(1)或第40條(1)進入國家階段的日期。(86)國際申請著錄項目,如申請號、出版文種及申請日期(87)國際專利文獻號、文種及出版日期(88)歐洲檢索報告的出版日期(89)相互承認保護文件協約的起源國別及文件號。(91)根據PCT提出的國際申請日期,該日期由于未進入國家或地區階段而在一個或幾個指定國或選定國失效,或不進入國家或地區階段的確定日期。(92)第一次國家允許作為醫藥品向市場供貨的日期及號碼(用于補充保護證書) (93)第一次允許作為藥品向地區經濟共同體市場供貨的號碼、實施日期及國家(用于補充保護證書)(94)補充保護證書的有效期及有效期屆滿的計算日期(95)受基本專利保護并申請了補充保護證書或已授予了補充保護證書的產品名稱。(96)地區申請數據,即申請日、申請號、最初提交申請公布的任意語種。(97)地區申請(或已經授權的地區專利)公布數據,即公布日期、公布號、申請(或專利)公布的任選語種。
根據《專利申請號標準》
專利申請號用12位阿拉伯數字表示,包括申請年號、申請種類號和申請流水號三個部分。
按照由左向右的次序,專利申請號中的第1—4位數字表示受理專利申請的年號
第5位數字表示專利申請的種類(1表示發明專利申請;2表示實用新型專利申請;3表示外觀設計專利申請;8表示進入中國國家階段的PCT發明專利申請;9表示進入中國國家階段的PCT實用新型專利申請。)
第6—12位數字(共7位)為申請流水號,表示受理專利申請的相對順序
最后再加上小數點和校驗位。
專利申請號的格式包括申請年號、申請種類號和申請流水號三個部分。
按照由左向右的次序,專利申請號中的第1―4位數字表示受理專利申請的年號,第5位數字表示專利申請的種類,第6―12位數字(共7位)為申請流水號,表示受理專利申請的相對順序。專利申請號中使用的每一位阿拉伯數字均為十進制。
總共有13位,其中開頭的話會有大寫的字母ZL+申請的年份+(1-3,8-9)專利類型+申請的順序號+計算機的校驗位,舉個例子:ZL20***一種以太陽能發電為供電源的智能運輸飛艇。擴展資料專利申請號的格式使用規則
1、使用規則 1專利申請號與校驗位的聯合使用
國家知識產權局在受理專利申請時給予專利申請號和校驗位。校驗位位于專利申請號之后,在專利申請號與校驗位之間使用一個下標單字節實心圓點符號作為間隔符。
除法律法規和行政規章另有規定以外,在專利法、專利法實施細則及其他相關法規規定的各種法定程序中均應將專利申請號與校驗位(包括兩者之間的間隔符)聯合使用。
2、使用規則2專利申請號與中國國家代碼CN的聯合使用
可以將中國國家代碼CN與專利申請號聯合使用,以表明該專利申請是由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代碼CN應位于專利申請號之前,如果需要,可以在CN與專利申請號之間使用1位單字節空格。
3、使用規則3專利申請號的書寫及印刷格式
除法律法規、行政規章規定專利申請號(包括與校驗位聯合使用的情況)的所有數字必須連續書寫或印刷以外,在專利申請號的年號與種類號、種類號與流水號之間可以分別使用1位單字節空格。
在表示年號及流水號的數字段內、流水號與間隔符之間、間隔符與校驗位之間不得使用空格。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專利申請號
專利申請必然會有一連串的號碼,又叫專利申請號,它究竟代表什么?今天一品知識產權教您怎么看懂這些數字!專利申請號的每個數字代表什么專利申請號通常都由12個阿拉伯數字組成,通過這12個數字便可明確的甄別該專利的申請年份、種類及相應順序。專利號:ZL201820123454.X(該專利號為編者隨意編寫)其中前四位數字代表受理申請的年份,第五位數字則代表專利種類為實用新型(1為發明,2位實用新型,3為外觀設計專利,8則代表進入中國國家階段的PCT發明專利,9則為進入中國國家階段的PCT實用專利),第六至第十二位數字(共7位)則為申請流水號表示受理該專利申請的相對順序。通過這段文字,相信申請人就明白了專利申請號的大概組成,那么申請號有什么作用?專利申請號是國知局在受理專利申請后給予該專利申請的一種特別的號碼,每件被受理的專利都擁有其獨一無二的專利申請號,它相當于專利申請時專利的身份證。專利申請號在專利授權后就會成為專利號。專利在申請過程中,不得將專利申請號標注在產品或產品包裝上,否則將有冒充專利的行為之嫌。